四聖諦
佛陀所說的四聖諦——苦、集、滅、道,不是要告訴人們人世間非常辛苦,因此我們要逃避、逃離,而是引導人們理解苦的實相,了解苦的原因、離苦的方法,以及如何行持才能夠徹底離苦。以下將根據《阿含經》等經典,解釋苦集滅道的含義。
苦諦
說苦諦的目的,是要認識苦的實相。人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會有煩惱?在梵文中,Duḥkha 的意思是「不稳定,不平衡」(Duḥ)和「空、洞」(kha)。人世間的苦,其實相是無常的、空的。
人的生老病死皆是無常的,壽夭窮通也是無常的,任何擁有、愛戀的事物,都會經歷成住壞空這一過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然而,因為人從出生以來就建立了種種觀念,對某些事物產生了貪愛,不希望所貪愛的事物是無常、空的,而希望它們是久住的、實有的。於是,便有了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些苦惱。
從根本原理上來說,苦都是圍繞「我」的觀念而產生的,而這個「我」的觀念是由五取蘊或五受陰,即對色、受、想、行、識的執取而形成的。我們因為無明(即不明白事物的真相)而對事物、行為、感受、想法產生觀念的分別和執著,形成了各自的一套「觀念組合」,並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這就形成了每個人的所謂個性,亦漸漸被我們誤認為這就是「我」。
集諦
說集諦的目的,是要了解痛苦煩惱是怎麼形成的、怎麼聚集的。梵文 Samudaya 中,Sam 表示「共同、聚集」,udaya 表示「生起」。對慾望的貪著,就是致苦的原因。貪,衍生出嗔、癡、慢、疑。對過去、現在、未來的事物、行為、感受、想法、觀念的種種分別和執著,形成了苦。
滅諦
滅諦是告訴人們解決和停止苦的方法。Nirodha 的意思是「停止、止息」。認識苦的真相,了解苦生起的原因是由於染著和愛欲,在這個基礎上,取破除執著、捨離慾貪。因此,不明白苦諦和集諦,是不能夠如法地去滅苦的。
滅苦不是逃避世間、不是逃離世間,而是針對苦形成的原因——貪著,學會破除貪著的各種方法,並做到徹底放下貪著。
道諦
道諦是說,學會如何放下貪慾的方法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方方面面都能貫徹實踐。因此,就有了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如何知道自己的見解、思想、語言、行為、事業、精進的方向、念頭和住心的狀態是「正」?這裡的「正」不是指道德世俗觀念的「正確」與否,因為佛法是教人如何離苦的,所以「正」的意思是「如法」。
只要是建立在理解苦的實相,懂得苦的形成原因,懂得如何離苦的基礎上,一切與之相應的見解、思想、語言、行為、事業、精進的方向、念頭和住心的狀態,都是如法的。
經文參考:
《初轉法輪經》云:「謂生老苦、病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所愛別苦,求不得苦,要從五陰受盛為苦。何謂苦習?謂從愛故而令復有樂性,不離在在貪憙,欲愛、色愛、不色之愛,是習為苦。何謂苦盡?謂覺從愛復有所樂,婬念不受,不念無餘無婬,捨之無復禪,如是為習盡。何謂苦習盡欲受道?謂受行八直道,正見、正思、正言、正行、正命、正治、正志、正定,是為苦習盡受道真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