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往往是學佛修行人入門的第一步,但人們對於皈依的真正意義了解多少呢?是否真的明白佛、法、僧三寶的深層含義?皈依三寶對於修行之路上的行者究竟意味著什麼?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帶領你全面了解皈依的真諦。

何為皈依佛法僧

安住自心的覺性、離迷入覺的真如正見,以及離慾而得之清淨。

什麼是皈依

皈依(巴利文:saranam gacchami)則是由動詞gacchami(到達、前往)與名詞saranam(庇護所)組成。在《阿毘達磨俱舍論》卷十四,解釋皈依的意義時說:「如是,皈依以何為義?救濟為義。由彼為依,能永解脫一切苦故。如世尊言,眾人怖所逼,多皈依諸山,園苑及叢林,孤樹制多等。此皈依非勝,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脫眾苦。諸有皈依佛,及皈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恆以慧觀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槃。必因此皈依,能解脫眾苦。」因此,皈依的涵義在於,只有了解四聖諦,遵從八聖道,才是達到涅槃,得到解脫的有效方法。

在梵文中,Namo (Namah) 的意思是「頂禮」或「致敬」,也常被譯作「皈依」或者「皈命」。這個詞源自梵文動詞根 nam,意為「彎曲」或「屈身」。

中文翻譯中,「皈」字是「白」「反」,這是一個因翻譯梵文佛經而造出來的漢字,返還到清淨污染的狀態,回歸安住清淨自性之意。「依」的意思是依靠、依止,表示安住清淨的狀態。

什麼是三寶?

佛者,自心中之覺性(或稱為佛性)。《六祖壇經》云:「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受菩提心戒儀》曰:「歸依諸如來,五智三身佛。」

法者,能導致覺悟之中道真如正見。《六祖壇經》云:「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受菩提心戒儀》曰:「歸依金剛乘,自性真如法。」

僧者,自心由離慾而得之清淨。《六祖壇經》云:「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慾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受菩提心戒儀》曰:「歸依不退轉,大悲菩薩僧。」

經文參考:

《受菩提心戒儀曰:「次當受三歸依。弟子某甲等,從今日以往,歸依諸如來,五智三身佛;歸依金剛乘,自性真如法;歸依不退轉,大悲菩薩僧;歸依三寶竟,終不更歸依。自利邪見道,我今至心禮。」

《六祖壇經云:「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繼續閱讀:什麼是清淨心?
>> 回到目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