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說起大悲法門,許多人會聯想到大悲咒,然後聯想到觀音菩薩。有些人會很誠心地唸誦大悲咒,並且做到誠心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認為這樣就是修行,死後就可以往生淨土。然而,結果是否真能如願呢?
前言
說起大悲法門,許多人會聯想到大悲咒,然後聯想到觀音菩薩。有些人會很誠心地唸誦大悲咒,並且做到誠心持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認為這樣就是修行,死後就可以往生淨土。然而,結果是否真能如願呢?亦是亦不是。
說是,是因為如法理解心法和持行得力確實是可以如願的,未來甚至可以成為一位像佛陀一樣具足大智慧的覺者;說不是,是因為對心法還有誤解,導致修持不如法。那麼,怎樣才是如法呢?
所謂如法,那就是如實而沒有誤解原意的意思。無論做任何事情,要想得到成功,首先要充分了解這件事情。如果你不了解,只是憑著滿腔熱情去做,雖然並非不可能成功,但如果能夠更深入了解、查問清楚,印證資料確實無誤後再去做這件事情,那就更加有把握了。至少,借用了另一個人,乃至兩個、三個具有相關經驗的人的腦力,總比只運用自己一個人的腦力為優勝。所以「上智之士,用人之智;中智之士,用己之智;下智之士,不知所措。」這就是佛法聞、思、修的過程。
「佛」這個字,梵文是bodhi,音譯是「菩提」,意譯就是「覺醒」的意思。沒有任何迷信的成份,沒有任何祈求的成份,沒有任何特異神通的成分,只是叫你從睡夢之中覺醒過來而已。社會上有人將菩提心(梵文bodhi-citta)解釋為大慈大悲的心,那是誤解。大慈心(梵文mahā maitrī)是普願眾生得樂之心、大悲心(mahā kāruṇika)是普願眾生離苦之心,與代表覺醒的菩提心意義是完全不同的。正如《大日經》經文記載,如實知自心稱為菩提,意義能說是一樣嗎?
所謂大悲,是以無我平等,一體同觀,普願眾生都能解脫諸苦,願行合一的美好智慧心。然而,如果自度尚且不能,試問又怎能度他呢?六道輪迴無非是苦,要解脫諸苦就要有辦法解脫六度輪迴,這樣才是一了百了。因此,行大悲,自己就必須先懂得徹底解脫諸苦的正見和法門,並且能自證真實後才行度他之事,這樣子既能對自己負責,亦能對他人負責,大悲願行才能得到圓滿的體現和成就。為了讓普羅大眾都能夠徹底理解大悲心法,實在有必要從基礎心法開始,講解原理、次第和方法。
修行佛法,首先要明白修行的目的和方法。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釋迦牟尼未出家前是淨飯國的太子釋達多,因有感於生命無常,人人皆難逃生老病死之苦,於是決心出家求道,尋求解脫之法。六年的雪山苦行無法得道,念念無法息懷,直至在尼連河畔,捨棄對苦行的執著,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終於悟道和證道,得成正果,成為偉大的佛陀釋迦牟尼世尊。
佛陀證道後,首先到鹿野苑為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中道和四聖諦,詳細講解了解脫之道,稱為初轉法輪,只要如理如法精進修持,就能證得解脫六道輪迴諸苦的效果。因此,中道和四聖諦可以說是佛法修行的基礎心法,不可不知。至於後世說二轉法輪說般若波羅蜜多,三轉法輪說密法,那只是在初轉法輪的基礎上深化解釋中道的運用和教授一些秘密的輔助法門而已,說到底,中道和四聖諦是徹始徹終的原理和心法,貫穿整個佛法的修行。佛陀臨終前的教示,後世學人應以四念住為住,是唯一趣向道,而四念住就是中道和四聖諦的具體實踐方法,由此可以證明中道和四聖諦是徹始徹終是最重要的心法原理。
繼續閱讀 《地藏法門 》 第四部 > 大悲法門 > 第一講 《貪慾與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