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法门》第一章 前言

摘要: 说起大悲法门,许多人会联想到大悲咒,然后联想到观音菩萨。有些人会很诚心地唸诵大悲咒,并且做到诚心持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认为这样就是修行,死后就可以往生净土。然而,结果是否真能如愿呢?

前言

说起大悲法门,许多人会联想到大悲咒,然后联想到观音菩萨。有些人会很诚心地唸诵大悲咒,并且做到诚心持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认为这样就是修行,死后就可以往生净土。然而,结果是否真能如愿呢?亦是亦不是。

说是,是因为如法理解心法和持行得力确实是可以如愿的,未来甚至可以成为一位像佛陀一样具足大智慧的觉者;说不是,是因为对心法还有误解,导致修持不如法。那么,怎样才是如法呢?

所谓如法,那就是如实而没有误解原意的意思。无论做任何事情,要想得到成功,首先要充分了解这件事情。如果你不了解,只是凭著满腔热情去做,虽然并非不可能成功,但如果能够更深入了解、查问清楚,印证资料确实无误后再去做这件事情,那就更加有把握了。至少,借用了另一个人,乃至两个、三个具有相关经验的人的脑力,总比只运用自己一个人的脑力为优胜。所以「上智之士,用人之智;中智之士,用己之智;下智之士,不知所措。」这就是佛法闻、思、修的过程。

「佛」这个字,梵文是bodhi,音译是「菩提」,意译就是「觉醒」的意思。没有任何迷信的成份,没有任何祈求的成份,没有任何特异神通的成分,只是叫你从睡梦之中觉醒过来而已。社会上有人将菩提心(梵文bodhi-citta)解释为大慈大悲的心,那是误解。大慈心(梵文mahā maitrī)是普愿众生得乐之心、大悲心(mahā kāruṇika)是普愿众生离苦之心,与代表觉醒的菩提心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正如《大日经》经文记载,如实知自心称为菩提,意义能说是一样吗?

所谓大悲,是以无我平等,一体同观,普愿众生都能解脱诸苦,愿行合一的美好智慧心。然而,如果自度尚且不能,试问又怎能度他呢?六道轮回无非是苦,要解脱诸苦就要有办法解脱六度轮回,这样才是一了百了。因此,行大悲,自己就必须先懂得彻底解脱诸苦的正见和法门,并且能自证真实后才行度他之事,这样子既能对自己负责,亦能对他人负责,大悲愿行才能得到圆满的体现和成就。为了让普罗大众都能够彻底理解大悲心法,实在有必要从基础心法开始,讲解原理、次第和方法。

修行佛法,首先要明白修行的目的和方法。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未出家前是净饭国的太子释达多,因有感于生命无常,人人皆难逃生老病死之苦,于是决心出家求道,寻求解脱之法。六年的雪山苦行无法得道,念念无法息怀,直至在尼连河畔,舍弃对苦行的执著,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终于悟道和证道,得成正果,成为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世尊。

佛陀证道后,首先到鹿野苑为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宣说中道和四圣谛,详细讲解了解脱之道,称为初转法轮,只要如理如法精进修持,就能证得解脱六道轮回诸苦的效果。因此,中道和四圣谛可以说是佛法修行的基础心法,不可不知。至于后世说二转法轮说般若波罗蜜多,三转法轮说密法,那只是在初转法轮的基础上深化解释中道的运用和教授一些秘密的辅助法门而已,说到底,中道和四圣谛是彻始彻终的原理和心法,贯穿整个佛法的修行。佛陀临终前的教示,后世学人应以四念住为住,是唯一趣向道,而四念住就是中道和四圣谛的具体实践方法,由此可以证明中道和四圣谛是彻始彻终是最重要的心法原理。

继续阅读 《地藏法门 》 第四部 > 大悲法门 > 第一讲 《贪欲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