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是《地藏法门》 第一集至第三集的合辑,从《地藏菩萨本愿经》出发,阐述佛法修行的心法次第。
Namo bhagavate vairocanāya tathāgatāya
(那摩帕葛瓦帝外若杂那~丫答他~葛打~丫)皈命世尊外若杂那如来(即毘卢遮那佛)
Namo bhagavate Śākyamuniya tathāgatāya
(那摩帕葛瓦帝莎~给丫穆匿丫答他~葛打~丫)皈命世尊释迦牟尼如来
Nama ārya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āya, mahā sattvāya.
(那摩阿~惹丫斥地葛惹怕博替萨埵哇~丫玛哈~萨埵哇~丫)皈命至圣地藏菩萨摩诃萨
此法门称为地藏本愿,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和参考《地藏十轮经》。依之修持可得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世尊金口所说,即是如来经教。根据经文记载,地藏菩萨从久远劫以前曾许下各种宏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自今日后,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归纳以上各愿,目标意义是一致的,可以清晰明确肯定地藏菩萨的愿力是完全出自平等无私的大慈大悲,没有个人生死和任何利益的考虑,亦不存在死后往生净土的贪求。地藏菩萨历劫勤苦,于六道中化身无量,行于救度,愿力未曾或竭,故得释迦牟尼世尊郑重赞叹,复得世尊嘱咐在弥勒菩萨下生成佛前,协助世尊度尽罪苦众生脱离苦趣,蒙佛授记。
地藏经的经文记载了世尊对地藏菩萨行为的赞叹,从参与集会的诸佛菩萨天龙鬼神等的人数、世人唸诵地藏菩萨名号、供养和瞻礼画像等亦能消业生天享福的成效,说明了如此愿行所得的殊胜成效。因此,欲修地藏法门就应该对地藏菩萨的行为深入分析和实践。
经文内有大量内容记载了世尊、地藏菩萨、鬼王、阎罗天子、地天等一而再地劝说世人常行布施供养,则罪业可消,死者生天,生者增福,护法日夕护持。因此,修此法门必然是少不了要布施供养。
地藏菩萨大概地讲说了地狱名号和刑罚,并且亦说明了获刑的原因和相应的恶心。故此,欲要不落地狱之报,降伏恶心和持戒自不可少。
地狱罪人得地藏菩萨救度得脱苦趣,可惜根性下劣,恶性难驯,故而旋出旋入。可是地藏菩萨却依然循循善诱,而且历劫勤苦,久远以来毫无退志,可见忍辱功夫不可思议。因此,修此法门,必修忍辱。
众生动念皆罪,久远以来三毒不息,在未来佛下生前,众生沦落苦趣之事必然难免。地藏菩萨受世尊嘱咐要度尽罪人脱苦,工作繁重,若无精进心必难克竟全功,故此精进意志必不可少。
凡夫转入轮回、堕落恶趣皆因无明作祟,以幻为实,认假作真,私心自用。因此,要能像地藏菩萨于六道中,示现不同身相,应机为不同众生说法,帮助罪苦众生解脱轮回摆脱苦趣,就必须为其破无明。要能为罪人破无明,弃假从真,了断因果,自己就必须圆融佛法的般若,否则只是一番空谈而已。因此,佛法的般若是必修的项目。
要人信服,必需以身作则,自心不正如何能够正人?自心地狱众生未度尽,如何能度尽地狱罪苦众生?地藏菩萨智慧的圆融,能入不同之三昧大定,历劫于三界六道中度人无数,可见其非但已经自证,并且还能安忍,可见其禅定功夫之不可思议。因此,禅定功夫实为必修。
地藏菩萨历劫勤苦,度人无量,非为私利,纯为无我之行,无相的大悲。再者,地藏经经文内亦有记载,常行布施而能将功德回向法界有情而不是自己享受就能毕竟成佛,可见佛世尊是劝说世人修行要学习无我和大悲。
综合以上各项修行的要求,那就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般若、禅定、无我和大悲。前六项即六度波罗蜜多,是降心法和住心法,后两项是降心和住心的结果。世人若能修六度波罗蜜多而成就无我大悲,所谓灭罪生天,乃至成就梵王、帝释、转轮王果位,甚至成佛,那是理所当然了。如果世人修持地藏法门,又能于世间履行与地藏菩萨相同的愿行,那么其人就是地藏菩萨的分身,是人道具有肉身的地藏菩萨了。
然而,由于地藏菩萨的愿行成就了如此不可思议的成效和功德,获得世尊的赞叹,并且劝人只要供养和皈依地藏菩萨,甚至念诵名号,绘画形像,用木石金属造像、瞻礼形像都会获福无量,毕竟成佛。由于如是我闻的中文经文确实是这样记载,是如此的简单直接,故此,世人就不深究经文的涵义,不知修持六度波罗蜜多成就无我大悲,只纷纷造像膜拜,以香花果品供养菩萨,各自求福去了。
然而,以香花果品玩具衣服饮食供养菩萨的画像或造像,瞻礼菩萨画像或造像就可以获福无量,灭罪生天吗?既然经文是这样记载,谁也不敢否定。但是,如果大家细心思考一下,购买供养物无非花钱,瞻礼是不花钱的动作,换言之,花钱就可赎罪,免除刑责,甚至不花钱的膜拜都可以获福生天,若然以世间法而论,这与罪犯贿赂和奉承贪官污吏有何分别?合理吗?若然以佛法而论,说法不离自心自性才是正法,心外求佛称为外道,这样不讲究自心净化的花钱和膜拜正正就是外求佛道,如何能成就无量功德,究竟成佛呢?因此,我们只能说是世人误解了皈依和瞻礼的真实意义而已。不过,如果一个人虽然生平犯下众罪,但由于其人能够经常瞻礼地藏菩萨,临终时是否必然获得地藏菩萨接引生天,谁也不能为地藏菩萨作答是与不是。故此,依教奉行总比不行为好。况且,如果心中真有地藏菩萨,大概亦可以监督自己少作恶业。
皈依,皈同归,是归向的意思;依是依止的意思。归向依止什么呢?归向依止自性的这个佛性佛智慧,称为自皈依。跟随法师或善知识学佛不叫皈依,只能称为拜师。佛性佛智人人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地藏菩萨这个佛性佛智,世人自性亦本自具足,只是自己不懂得开显或不认识而已。佛经是记载如来教法的经典,因此,经文又称为化身佛,是世尊如来对后世凡夫修行成佛的开示和指引,故此称为如来经教。
大家应该知道,以地藏菩萨的神通广大,功德无量,一切具足,根本就不需要凡夫的供养。然而,地藏经经文记载,世尊却劝人供养和皈依地藏菩萨,这不是很奇怪吗?如果大家明白上面说的自皈依,开显佛性佛智的道理,自然不再疑惑,世尊是劝人皈依地藏菩萨,即是劝人以地藏菩萨为榜样,以行持六度波罗蜜多和履行地藏菩萨相同愿力的方法去开显等同地藏菩萨的佛性和佛智!所谓布施供养地藏菩萨,就是修持布施去供养自性的地藏菩萨;所谓皈依地藏菩萨,就是念念不离地藏菩萨这个佛性,最终成就无我和大悲,毕竟成佛!
堕入地狱的根由是人心犯了贪瞋,常言道要彻底解决问题就既要治标,亦要治本。因此,若然人心净化,止息贪瞋,恶趣路上自然再无人行,地狱自然就有能空的一天。故此,地藏菩萨教诸罪人,一旦脱苦,日后都应该互相转告,劝其他人切勿轻涉恶道。这段记载,对清空地狱既有实质意义,亦反映了地藏菩萨劝人以平等心,推己及人的道理体现佛法的平等和大悲。
总结上述对地藏经经文的分析,修持地藏法门,就是行持六度波罗蜜多和履行与地藏菩萨相同的愿力。简单而言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推己及人,平等无我,无私奉献。然而,听过六度波罗蜜多、诸恶莫作等等名词的人应该不少,可是,能够如实了解法理而行持的人或许不会太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波罗蜜多四个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推己及人,平等无我,无私奉献等等准则,如果都是为了求福灭罪或求成佛而作,那就大大违背了波罗蜜多的般若教法了。波罗蜜多是梵文(pāramitā)的拼音,意译是到彼岸或离生灭。到彼岸或离生灭是什么意思呢?人心沉迷个人欲乐觉受而起贪求,心绪随欲望的失败而愁烦,随满足而欢乐,心绪如此起伏不休,形成众苦,于六道之中轮回不息,这就是生灭,即是此岸。人心止息欲贪,无成败得失之事扰乱心绪,常清常净,因停果了,出脱轮回,这就是离生灭,称为到彼岸。因此,修行如果带着求心而行,那是永远无法走出迷阵啊!
地藏经经文记载分明,世人如能奉行布施,可以获福无量,甚至获得梵王、帝释甚至转轮王的身份,可是,如果能够将功德回向法界有情,那就毕竟成佛。这个“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就是平等无私无我无相无贪无求啊!因为平等无私无我无相无贪无求,自然烦恼不生,离于生灭,顿登彼岸!
为了让大家能够掌握如法的修持方法,下面将会详细解释修持的原理、日常行持的方式和地藏菩萨唸诵法门。
要度人脱苦,必须先能自度。众生造罪,皆因贪欲。贪欲是人心执著六根所带来的觉受而起,做罪是执著个人的觉受(即是我执),损人利己而起。换言之,那就是人心生起贪欲,在无法满足个人觉受时,内心产生痛苦或烦恼,于是不理他人的觉受,在坚决要满足个人欲望前题下,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这就称为犯罪。因此,要解决犯罪的问题,首先就要从化解贪欲着手。既然贪欲是由六根所带来的觉受而起,首先便要对觉受的实相有所认识,而佛法针对贪欲致苦的解脱法门,必然不离释迦牟尼世尊初转法轮所说的四圣谛(catvāri ārya satyāni)原理的解悟、实践和运用。换言之,地藏菩萨久远劫以来救度无量众生的方法纵然不尽相同,但其度脱罪苦众生离苦的原理亦无例外,必然不离四圣谛。因此,欲修地藏法门,必须先修学四圣谛。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说说佛法四圣谛的缘起如下:
世间一般说法,佛法源自于印度,然而,根据近代考古学家严谨的考证,佛法确切的发源地应该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尼泊尔地区。那时候的尼泊尔是属于华夏神农族的居住地,换言之,即是中国的领土了。所以,本劫的佛陀释迦牟尼是当时的中国人而不是印度人。不过,释迦牟尼成道和日常传道的地方是在印度地区,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真相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人为的因素会逐渐被遗忘或扭曲,故此以上资料的凖确性已经无法确定,姑且说出来供读者参考而已。研究佛学,目的无非学以致用,利益人类,使大众皆能离苦得乐,彻底觉醒,世界因此而走向和谐与大同。故此,研究重点应该集中在佛法的原理和实践之上,而不在争论佛陀是那个地方的人。
传统的说法,释迦牟尼佛陀的前身是净饭国太子悉达多,因为要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故此离开皇宫,出外求道。经过六年的苦行,悉达多虽然学习了许多法门,但是依然无法解决重点的问题。最后,他在尼连河畔菩提树下静思,发誓若不悟道决不下座。终于在七天的静坐之中,他先恢复了天眼通,继而恢复了宿命通而悟道证道。佛陀下座之后,想起一路追随自己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于是就前往鹿野苑为彼等开示觉道,讲说四圣谛,历史上称这段历史为初转法轮,亦是本劫最原始的佛法。
记载佛陀应机示导的经文有三藏十二部,历代修行人的论著就更是汗牛充栋了。那麽,学习佛法应该从那里开始,次第又是如何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皆由一个根基。因此,学习佛法,都应该从佛陀初转法轮的四圣谛入手,以佛陀临终前的嘱咐,后世学人都应该以四念住作为趣向涅槃和解脱轮回苦的唯一手段。
根据四圣谛的教导,烦恼痛苦之源无非贪欲,是执著身心的觉受不肯放下而已,只要愿意放下执著,舍离贪欲,自然就可以将烦恼痛苦止息。因此,学习修行,首先就是要反观自心,认识自心的执著,然后针对性地逐样予以设法对治,破除执心,舍离贪欲。这功夫是完全由自心决定,佛菩萨只能给予指引和鼓励,但却无法代凡夫离欲舍执。因此,只要有诚意和决心,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破尽一切执著和贪欲,成功契入涅槃的境界,解脱轮回之苦。
解脱轮回诸苦的手段只是放下执著,舍离贪欲而已,这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然而,色身所带来的觉受却往往会驱使人心明知故犯,一旦失控就会做下种种善恶之业,在因果循环的规律下,今生及来世就要承受不同的善恶果报,始终无法一了百了,解脱轮回。因此,解决色身的觉受,很自然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没有色身,由色身觉受引发的欲望就不会出现,人心或许就会少了许多烦恼。然而,色身是人心寄居在人道的载体,觉受必然是无法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唯有从产生觉受的成因着手,这才是治本。如果不想有烦恼就不要有贪欲,或许有人会问,人生在世,衣食住行都要钱,若然百物腾贵,生活费就更高了。谋生困难已经是一个烦恼了,根本就说不上贪,难道连谋生这个想法都是贪欲,都应该舍离吗?这个理论不是很不符现实,不设实际吗?
烦恼皆因贪欲,因此,凡是贪欲都应该舍离,否则烦恼永远无法止息。不过,要弄清楚是舍离对色身觉受的贪著,还是舍离对内心观念的贪著,或者同时对两者的贪著。本来足够却因迷恋觉受而起攀缘多得的利己想法,这是贪,应该舍离。为了利己的目的而执著某些观念,这也是贪,也应该舍离。若然以这样的舍离准则和要求,上述谋生困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尽心工作以谋生计不是贪而是尽责,执著谋生的成败得失才是贪,这是观念的贪,因为成败得失是因果,是共业,有自己能尽心的地方,亦有自己无法尽心的地方,亦有由他人决定是否尽心的地方,应该随缘面对自己的果报而不是贪求预期的果报,这就是观念上的执。这样一来,要舍离只是成败得失的观念,而不是尽责谋生,随缘去尽心,尽心后随缘,没有攀缘和成败得失的贪求,这不就很理性吗?没有期望自然就没有失望,烦脑苦自然就不会产生了。
然而,舍离说来容易,当觉受出现时,却往往是欲舍难舍。谁难舍呢?是心啊!怎样才能令自己甘心情愿去舍离呢?那就是要明白觉受的实相是否值得执著和继续执著的后果!为了要明白觉受的实相,乃至诸法的实相,是否值得世人牢牢执著,甚至不惜犯罪去满足贪欲,佛法教导行者可以通过参悟和分析,和对身心的深入观察,去证实一切法都是无法常现、执著皆会致苦、没有自性、究竟空无所得的共性(即是无常、苦、空、无我)。一旦悟得和证得实相,人心就会自我调整过去的观念,逐渐变得理智而不愿意再做愚昧的事。因此,许多执心就会不需动念舍离而自然不执了。对于一些特别执著的觉受,出现了犹如上瘾一般,明知不理智,可是强烈的感觉却使人无法于一时之间完全放下的情况,那时就必需采用非常手段进行对执心的降伏,按照佛陀的教导,应该以波罗提木叉(即是别解脱戒)为依归,运用持戒的方式以降伏顽劣的执心而达致舍离。
人道世间各国的法律与佛法的戒律,在本质和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各国的法律是针对侵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而有,触犯则称为罪行。佛法的戒(Śīla)是针对自心觉受,舍执离欲而有。而律(Vinaya)则是应机应缘应时应地而施设,藉以规范四众行住坐卧四大威仪而有,故此,触犯戒律只是纵欲而未必一定牴触国家的法律。
或问戒体繁多,是否全部都要持守呢?若无诸执,自无诸戒。持戒的意义无非是舍离贪欲,破除非要满足不可的执心,然后回复平常心而已。戒体是过去诸佛修行的宝贵经验,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照见自己内心的执著,有执则戒之,无执则警之,只供参考,不应为法所绑。由于一切执著皆为一个自我觉受而执,而一切罪业亦由此而生,因此,如果记不住那麽繁复的戒条,简单来说,不论行住坐卧只要内心生起任何利己的想法甚至准备付诸实行时,马上就要提起觉心,停止这样的念头和行为,若能采用佛法中道般若的思维去处理问题,行之日久,觉心就会越来越灵敏,本然的清净心就会慢慢得以回复。
或许又有人会问,今生自己内心执什么,贪什么都应该可以通过自我反省而知道。但从无量劫以来,心灵深处到底还有什么执著,怎样才能知道而藉今生的修行而彻底全部舍离呢?这要通过静坐内观,运用智慧观照的方法,观破内外五蕴的实相而舍离之,亦即是心经经文内所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功夫。这个功夫怎样做呢?要做这个功夫,首先必需学习般若波罗蜜多。
通过如上所述的参悟、智慧观照和持戒,过去的许多烦恼应该可以逐渐止息。然而,一日未到寿终,世人依然要继续面对果报。当果报来临必需作出回应的时候,如果回应的方式不作调整,依旧采用过去观念思考并处理,方法一旦存私,心有去处,即是我执,即是又生贪欲,烦恼必将从此又生,因果循环,永无休止。因此,日常行住坐卧时的住心和思维方式就不得不注意。住心方法,可以采纳四圣谛里面的道谛,即四念住、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菩提分,或六度波罗蜜多。至于思维方式,为了杜绝贪欲所致的因果不息,学人都应该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做到心无去处,安忍无生,空尽诸相,自然一了百了。
舍离贪欲是离苦的重点,因此,舍离的技巧必需弄清楚。由于不懂般若波罗蜜多,许多修行人在舍离贪欲的时候,舍离这一边,却不觉执著了另一边,导致始终无法获得正定而契涅槃。需知追求欲乐固然是贪欲,但是追求离苦得乐也是一种贪欲啊!因此,这个贪欲亦应该舍离。这样,自心才能回复到本初毫无罣碍的状态而真实契入涅槃境界。行者若能如法按照如上的方式精进修行,对所有贪欲予以舍离和一切的执心都能放下,大致应该可以做到舍念清净,做到舍无可舍,梵行已立而契入涅槃境界,证阿罗汉果,解脱轮回。这样的修行方法,简单容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必到彼岸。若然说难,只是不愿放下执著和贪欲,无决心和懒惰而已!舍念清净则心清净,心清净则佛土净,随所住处恒安乐,即心已在净土出生,何用求东求西,心外求佛?
般若波罗蜜多,是空尽诸相、舍离技巧的深化和圆通运用。若能将这般若心法贯串运用在日常行住坐卧的生活互动或独处时的静坐内观之中,非但可以做到舍无可舍,舍念清净的境界,还可以即生了断一切因果,成就五佛五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即获得密法所谓金刚界的成就。
人道生死,凡圣平等,就算佛陀乃至历代祖师亦无一例外。常言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道的一生,任你富有四海、权倾天下,或是家徒四壁、三餐不继,可是,各人一生所得到的只是一场如梦如幻的经历,寿终之时能够带走的只是一场记忆而已。经历是能见的现象,记忆是无形的讯息,不论是现象还是讯息,实相依然是究竟空,无有所得的。不过,经历可以为世人带来心灵的快乐和痛苦,也可以磨练世人的意志和毅力,亦可以增益世人的智慧和潜能。至于记忆,懂得运用记忆,可以离苦得乐,自主未来;不懂得运用记忆,只会沉沦苦海,轮回不息。因此,人生虽然是一场梦幻,但却并非毫无意义的。故此决不可糊涂来,糊涂去,做一个彻彻底底的糊涂虫!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不懂修行,只能随业流转于六道,受无尽生死之苦;若懂修行,则可以离苦得乐,永脱轮回,返本还原。未来苦之与乐,皆由自心主宰,读者诸君,随缘理智择路便是。
关于日常住心法的三十七菩提分的详细内容和修法,学人都可以从佛经中获得确实资料,由于各菩提分其实皆由一般若波罗蜜多心法贯串,明其本则不愁其末,故此就不拟在这里逐项解说了。然而,由于六度波罗蜜多既是成就地藏法门的关键,亦是从地狱脱苦的众生不再重蹈覆辙的关键,因此不得不逐项讲解如下。
六度波罗蜜多,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项修法。采纳此六项指引而衍生的一切言行称为六度万行,是修行离迷入觉的重要内容。六度皆冠以「波罗蜜多」四字连接,到底是什么意义,必需先了解清楚其含义才能行之有效,不致白费功夫。
有翻译者喜欢将波罗蜜多写成波罗蜜,少了一个「多」字,大概是为了方便记忆,但梵文原字都是 pāramitā。因此,不必为了一个字而争论。波罗蜜多(pāramitā),字义是到彼岸的意思。此岸有生灭,彼岸离生灭。有生灭即有生有死,旋得旋失,烦恼不断;离生灭则了生死,永离诸苦,涅槃常乐。换言之,修持六度的成败,关键就是波罗蜜多。
怎样做才是波罗蜜多呢?心无去处!什么是去处?处事除了真理可以直指之外,均应以平等无私和不偏不倚为准则,若然带上个人的利益或意愿或认为或取向的想法和言行即是有去处,即是在此岸,反之即是彼岸,即是无去处,即是中道。然而,执著舍离此岸固然是执,欲求诞登彼岸,当然也是执。因此,真正的中道是既不执著此岸,亦不执著彼岸,甚至连中道都不执,那样才是真正无执无去处的中道,一点心灵,才能回复本然清净的如如状态,见自本性。若然念念皆能做到中道,即是心无去处,无去处自然无烦恼,亦无作因。无作因自然不会有果,终身持行不退,久久纯熟,自能尽断一切轮回之因。没有轮回之因,自无再入轮回之果,故能究竟涅槃。三世诸佛皆明此理,于是自证后而行化他,功德无量,故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波罗蜜多贯穿三十七道菩提分及一切佛法,从筑基入门乃至成就无上瑜珈大圆满佛果,皆由此理。故此,六度万行亦不能背离此理,兹详细解说如下:
解说波罗蜜多前,必需先明白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等四无量心,然后真心发此四无量心的大愿,并且能切实行持,就算不懂六度波罗蜜多,大概亦能做到无我清净,功德无量,成就日后证道资粮。地藏菩萨左手托著一个小盒子,盒中安放著一颗如意宝珠(cintā maṇi)。地狱昏暗,但见强烈浅蓝色珠光显现,罪苦众生即知地藏菩萨降临,救度在即,人人尊重,个个虔诚。这如意宝珠能除一切暗昧,能满众生所有愿求,是行者无相般若、愿力和利益无量众生所化成的法器。世人见佛顶礼,必须空心合掌,为什么呢?佛说掌心空代表心要空,心空行四无量则如意宝珠在其中矣!所谓心空,即是自心安住对诸法实相(无常、苦、空、无我)的理解,观待一切法的实相都是平等无异的,唯心所现,究竟如幻,故能放下各种心执,能舍离各种贪欲,既不拒绝一切法,亦不执取一切法,取舍随缘,心无去处,始终如如。故此,修此地藏法门,四无量心是必修的项目。
慈悲喜舍皆称为大,这个大字,梵文是 mahā,音译为摩诃。这种大是无法用任何度量衡单位去界定其体积的伟大和周遍,只能用虚空来比拟。宇宙万物、无量星系、无量国度、无量物质、无量种族、无量微尘、一切善恶灵性和法门等等尽在虚空之中,故此摩诃之大是遍一切处、无边际而具无法度量之量。换言之,行持慈悲喜舍的时候必须具备犹如虚空的心量,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大了。在行持上怎样一个大法呢?这种心量之大,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有穷尽,随缘尽心为之、超越国界、种族,善恶、怨亲而平等对待一切有情、无私无我、心无去处、不求回报便是。
大慈:发愿尽未来际爱念众生,随缘随力劝勉无量有情众生不作无利益事而得安隐常乐,这就是大慈心,行持这个愿力称为修慈无量。
大悲:发愿尽未来际悯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随缘随力引导无量有情众生破执离欲而永离众苦,这就是大悲心,行持这个愿力称为修悲无量。
大喜:发愿尽未来际随缘随喜无量有情众生因正见正行(参阅三十七菩提分)而得无苦之乐,这就是大喜心,行持这个愿力称为修喜无量。
大舍:发愿尽未来际,观诸法平等不取不舍,于怨亲不起爱憎,随缘随力以平等心舍己之所乐而施与无量有情众生,这就是大舍心,行持这个愿力称为修舍无量。
观修四无量心,随着对诸法实相的理解,人心将会逐渐均齐人我,走向无私无我。以此为基础,从细入微,广修六度万行,既能自利,亦能利他,成就无量功德。这样,自心的地狱空,人道的监狱空,六道的地狱空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了。
基于波罗蜜多的原理,六度详解如下:
1.《布施波罗蜜多》(Dāna pāramitā)
离生灭的布施,是行者通过参悟,安住对诸法实相如幻的理解,体会诸法平等,众生平等,故能破诸无明执著,理智地舍离旧有观念,再无彼此怨亲之别,又能推己及人,对众生受苦,感同身受,于是在心无去处、无利己想、无得益想、无祈求任何回报想、随缘随力的情况下对受苦难中的众生施以援手,皆令离苦得乐,是一种纯粹无我利他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完成布施后做到不滞留于我曾布施、所布施的事物和受布施的对象三事上,称为三轮体空,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波罗蜜多。
布施的内容,分为外布施和内布施。外布施即是对受苦中的众生进行布施,而内布施则是对自己身心的健康进行布施。对自己身心的健康也算是布施吗?是的。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副身躯,除了思想、呼吸、手脚、嘴巴、舌头、眼皮、肚皮,部分肌肉(即随意肌)可以由自心控制活动外,身躯内一切的功能活动包括生老病死都不是自主的,很明显那是另有主宰的。主宰者是谁?那就由大家通过修行,由自性的本能去求证了。佛菩萨都是明白人,因此,可以将身躯理解成是自己的,也不是自己的,它只是灵体进入人道成为人类去体验生活、学习和游戏的载体而已,就像近代的 VR 立体电玩游戏一样,只是更先进而已。为什么说是自己的呢?因为万法唯心,不离自性,一切现象皆在自心呈现而已!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呢?因为身躯是由共业所成,夀限一到,不论贫富地位,男女老幼,灵体都得出离,心中再不愿意也必需把身躯交还给人道的主宰啊!因此,明白这个道理的人,都不会为了身躯这个无常的玩具而沉迷而劳役自己的心、为它争名逐利、为它贪污受贿、甚至为它损人利己,废寝忘餐地犯罪,为自己招来地狱的报应。不过,没有这个身躯,灵体就无法在人道这个环境历练和体会,故此,适当的保健还是必需的。例如:饿则吃,能饱就行;渴则饮,止渴就行;冷则穿厚衣服,能保暖就行;热则穿单薄衣衫,能蔽体就行;疲倦则适当休息睡眠,能恢复精神体力就行;呼吸不畅顺,主动把气息调匀就行;有病就看病吃药,能治好就行;每天作适当的健身运动,能出微汗就行。不要让身体受到损伤或杀害而无法或正常在人道活动,能这样就已经足够了,这就是内布施。
外布施可以是食物布施,让众生解脱饥渴之苦;钱财布施,让众生解脱穷困;无畏布施,让众生解脱怖畏;医药布施,让众生解脱病苦;喜乐布施,让众生解脱愁怀;法布施,为在六道沉迷的众生说真正法,使彼等皆能离迷入觉,解脱轮回之苦等等。只要能缓解众生苦恼或疲累的事,都可以随缘随力予以相助。
布施波罗蜜多是行者日常的住心法,不可一日打渔,十日晒网,始勤终怠。必需做到不论行住坐卧,于一切处一切时,念念勿忘。久久行持纯熟自能彻底扭转导致轮回的思维陋习,破尽法执(即对一切有形色现象和无形色观念的执著)和我执(对满足“我“个人觉受的执著),回复本然清净,见性成佛道。
布施波罗蜜多固然能够获得无量功德,但行者不应有所执著或滞留,应该将功德普皆回向一切法界有情,使彼等皆能离苦得乐,速证菩提。
2.《持戒波罗蜜多》(Śīla pāramitā)
若无诸执,即无诸戒。因此,戒是因有执心而持戒破执,并非因为有戒就必需持戒,这一点必需弄清楚,否则就会误解佛意,反被法绑,变成另一个执著了。离生灭的持戒法,关键是离生灭。相的生灭,纯然是唯心的,故此,戒法是直指人心因贪欲而产生各种妄念的生灭,甚至造罪。离生灭的持戒法,都必需安住对诸法实相如幻的理解,理智地因应个人的执心而持,舍离执著贪欲。其方法可以是即时一刀切断,也可以是通过逐渐舍离,应机应事应人而为之。但切记这个切断或舍离,并不是代表舍离的事或物一定是不好的或是罪恶的,因为持戒的目的只是破执回复本初的平常心而已。由于执心都是由“我”的觉受而起,故此执心也可以称为“我执”,其实也是私心。就算是善事,只要有了私心,即是心有去处,那就不是真善,不能离生灭。故此善事可以继续做,但是为善果而行善的心态都应该持戒舍离。
无量众生就有无量执著,但全部执著皆由一个“我”的觉受而起,故此,最直接简单的离生灭持戒法,那就是发觉凡事动了为“我”着想,有私心,有“我”的去处时,就应该立即起戒,调整观念,以平等客观无私利的方法尽责尽心处理便是。若然可以一刀切断贪欲就一刀切断,若然执念根深无法一下子切断,就用适合个人的渐法去舍离,使自心慢慢对所执再无贪恋,最后连“我已经戒掉”的认为也舍离时,即是戒体成就,这样持戒才是别解脱戒,持戒波罗蜜多。例如:持酒戒,渐法的做法就是逐周、逐日、逐次减少喝酒的量,终至喝亦得,不喝亦得,那怕是很难得的美酒,也能做到贪欲不生。持毒戒,明知吸毒是犯法而且伤害身体,故要发大愿,下极大决心,用愿力克服贪欲,把毒瘾一刀切断。此外,克服贪欲,还可以通过如法唸诵梵音的佛菩萨名号和心咒来转移心力,藉梵音的微妙功能,解开导致毒瘾觉受的病根。
世人误解戒的意义,以为信佛学佛就必需持守所有戒条,甚至将戒和律混淆,不论在家出家,总之信佛学佛就必需全部持守,否则便是犯戒,十恶不赦。例如:世人误解戒体的意义,为了杀戒,信佛的军人为了不杀敌而退伍、信佛的屠夫和肉贩为了不杀生而被迫放弃生计;为了淫戒,误以为夫妻性生活就是犯淫,信佛的情侣为此而分手、已婚的夫妇为此而家庭破碎;为了酒戒,品酒师或酒业从事员全部辞职等等等等。说出来好像很可笑,何以世人竟然可以愚昧至此?这样去理解佛戒,若然是对佛法毫无深入认识的信徒,那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教导信徒这样去持戒的人若然是出家僧侣,那却是不可思议,实在可悲!人民不愿当兵,被侵略者欺侮乃至亡国是因为佛戒;肉食商号倒闭,职员失业导致粮食短缺,社会经济萧条也是因为佛戒;情侣分手、夫妇分离、家庭破碎、人类逐渐走向绝种亦是因为佛戒。这样一来,释迦牟尼岂不就是这些祸患的始作俑者,是万夫所指的万古罪人吗?
一念之差,误人误己,更是谤佛毁法,罪报不可思议。因此,必需切记持戒的目的只是为了破执破沉迷,不是认定或否定行为的错对。军人只要没有沉迷杀戮就不必持杀戒;屠夫没有沉迷屠宰就不必持杀戒。夫妇没有沉迷性爱就不必持淫戒;品酒师和酒业从业员没有沉迷饮酒就不必持酒戒。相反,若然沉迷吃饭,那就要持吃饭戒。沉迷购物,就要持购物戒。沉迷名牌,就要持名牌戒。沉迷赌博,就要持赌戒。没有沉迷,就什么戒都不用持,对所有戒体,心存恭敬和警惕便是,这就是自性戒。
一切佛法不离自心自性,离心性说法和演法,就是外道。纵然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戒和律,内容繁多,但是目的无非规范身心行为,破执离相,做到心无所住而回复本初的清净心去明心见性,成就佛道而已,故此这里就不拟分类解释了,有心人可以翻阅律藏经文,开卷有益。总而言之,持戒的法则和原理应该不离上述内容,如法行持定能破尽诸执,使人心回复清净。
3.《忍辱波罗蜜多》(Kṣānti pāramitā)
忍辱又称为安忍,大致分为两种。一者称为生忍,是指得到人家恭敬和供养时,不应傲慢自恃,自以为尊;遭遇怨亲诬蔑、诽谤、瞋骂或伤害时,不应生起瞋恨心。二者称为法忍,是指当天气变化,遭遇寒热风雨或饥渴等逆缘的时候,都可以做到能安能忍,不应生起厌恶心或不耐烦。因此,忍辱,其实就是对触犯自心观念底线的忍耐力和承受力的训练,也可以说是破执心的训练。
不明诸法实相,内心对诸法仍然有执,心有去处,忍耐力是总有极限的,犹如气球充气至极限就会爆破一样。然而,如果持戒精进得力,又能通过四念住的内证功夫证实诸法实相确实是无生如幻究竟空,便能安忍无生,不再为执心再动情绪,那麽,忍耐力和承受力就会逐渐大大提升,终至修成无量之忍。然而,忍辱波罗蜜多是否能彻底成就,关键还得靠无私的愿力和大悲心。有愿力就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中途而废,有大悲心就会推己及人,怜悯对方的无明妄作终将致苦,故而以平等心付出无限量的包容和宽恕,甚至为对方示导见性,将矛盾化解于无形。
这样一来,忍辱就不成为忍辱,心无去处,这样才是离生灭的忍辱。
4.《精进波罗蜜多》(Vīrya pāramitā)
离生灭的精进,即是心无去处的精诚和努力尽心,但是内心却不存在因为求成就而去精进的想法,尽心做事就像是本时空的一些物理规律,是事之必然和理之必然,其情况就像一部机械的全部零件,只要开关一打开,所有零件都会尽全力发挥各自的功能,不会有各自的私心去考虑是否配合或配合多少力量一样。如果将这个原理套用在修行之上,或许可以这样总结: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对修行有利的言论、行为和事情,应该随缘随力理性地尽心去讲去做;对修行无助益和违背修行心法的言论和行为都应该如持戒一样,一概不讲不做。
精进包括身精进与心精进,即是有想法(即心)就有行为(即身)的实行,参悟和明白多少就实践多少,不会拖泥带水和疏懒,亦不会光说不练。故此,精进波罗蜜多除了精进修持其余五度外,还要精进行持一切善法、勤断恶根,对治疏懒懈怠,破除一切执心等等。有这样的精进心,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必然会有所得益和获得相应的成就。纵或因为客观的业力障碍而不能成就极果,但心的清净度必然会大大进步,而修行所积累的功德资粮将会是行者进入净土法界的有效保证。
5.《禅定波罗蜜多》(Dhyāna pāramitā)
Dhyāna 音译成禅那,意译成禅定或静虑。世人对禅定有许多误解,以为禅定就是打坐的功夫。其实禅定,是说一点心灵于一切处,一切时,不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中,不论独处或与人互动,都能于相而能离相、于境能无住无攀缘、动念而能心无去处和无滞留,安住本然清净的状态。是一个生活在平常社区、与一般人无异的生活圈子、懂得理性应对事情的平常活人而不是一个特立独行、行为孤僻怪异、终日刻意离群独处的怪人。禅定由离生灭、无住相的智慧和降伏执心、舍离欲贪而得,并非由锁心求寂而得。前者是真禅,后者是枯禅。
面对一切境相,自心安忍对诸法实相的理解,不起妄念攀缘,不起贪瞋痴心,心无所住,亦无去处,即相而能离相,称为禅;能离相,内心即不生乱,不生乱即是能定。能禅故能定,故称禅定。这种定是活活泼泼的,不论是动态还是静态,自心皆能体现出这种离相的定,称为大定。大定,没有出定或入定,这纯粹是自心明白诸法实相后安住觉醒而不再沉迷诸相的一种智慧状态而已,明白了就明白了,不会突然失忆或忘记了,所以这种大定是没有出定或入定的,只有个人的意愿是愿意继续沉迷还是觉醒而已。
明白了上述的道理,禅定波罗蜜多的行持方法就简单了,只要于一切处,一切时,面对一切境事,处理任何事,皆能安住对诸法实相的理解,做到念念保持觉醒,念念离相,妄念不起,心无去处即是。
6.《般若波罗蜜多》(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 Prajñā,音译是般若,意译是智慧。离生灭的智慧,换言之,这是针对自心思维的一种调整。行为由自心智慧所主导,有那样的观念和理解就有那样的想法,有那样的想法就会有那样的言论和行为。佛法的修行,从入门筑基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果,皆由般若波罗蜜多一以贯之。因此,般若波罗蜜多可以说是佛法修行的重点。
这种智慧的重点在于离生灭、无有去处、无有住处、不执中边、不否定善恶错对而不执善恶错对、安住中道而不执已安住中道、真理事实直指而无扭曲隐藏、运用般若波罗蜜多而不执般若波罗蜜多、建立一切法而不执一切法、不取不舍一切法而不执一切法、用一切法而不执一切之用、说一切佛法而不执有佛法可说、度一切众生而不执有众生可度、于相而能无贪著沉溺、动念而不执念之成败得失、于善恶诸境而无滞留、于记忆而不执于一切记忆、于观念而不执任何观念、不滞留过去之事、不攀缘未来之事、不沉迷当下之事、处理事情而无个人之私利去处、回应问题而无个人取向之成分、修六度万行而不执有六度万行可修、成就六度万行而不执已有所成就、已破执而不执已破执、尽离一切相而不执已离一切相、成就一切法而不执已成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不执有无上正等正觉可成、已破我执而不执有我可破。总的来说,就是安忍无生,于一切处、一切时、经历一切事,不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事来则应,事过则空,随缘来尽心,尽心后随缘,不攀缘成败得失、无个人私利去处、无人我之执、无滞无染于境相、心中毫无罣碍,空空荡荡,怡然自在便是。至于般若波罗蜜多的高深运用,例如怎样行云流水,不滞留于前言,怎样指东应西,不滞留于人家的问题而作回应的技巧等等,或许留待日后专题再作详述。
人生的经历是宿世所种诸因所感召来的果报,而果报是由人事互动而来。因此,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与人互动。所谓了断因果,实际上就是与人了断因果。执著因就会有果,不执著于因自然就无果。运用般若波罗蜜多心法处世,由于今生不执所作之因,亦不执所召之果,故此,只要今生做到彻底心空无物,无有滞留,即是再无轮回之因,自然就没有再次轮回的果了。只要修行得力,定功成就,大概解脱轮回就有所凭据了。
「般若波罗蜜多」是修行入门的关键、是成就佛道的关键、是了断因果的关键,是成就无量功德的关键、是成就诸佛境界的关键、是成己成人的关键、是解脱诸苦的关键、是解脱轮回的关键、真实不虚。故说地藏菩萨心咒曰:
Oṃ hita cintā maṇi svāhā.
(意译:唵,饶益有情,如意,宝珠,祝福。)
普通话拼音:『哦~母,嘿搭金搭~嘛匿梭哇~哈~。』
(注:空心合掌唸诵。~代表长音比其它音长三倍左右。小“母”字不发音,只代表把嘴唇闭合。“匿”字发音必需反舌,舌尖牴著上颚发出。“梭哇”两字是连读,梭发音短一半即可。)(注:以上拼音只能说是近似,一切发音应以正式梵文发音作凖。)
兹节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内一些重要经文供大家参考如下: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知如是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由方便善巧故,能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知,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了达一切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不可得,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净戒波罗蜜多,了达一切犯、无犯相皆不可得,如是净戒方便善巧,能满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安忍波罗蜜多,了达一切动、不动相皆不可得,如是安忍方便善巧,能满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布施、净戒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精进波罗蜜多,了达一切身心勤、怠皆不可得,如是精进方便善巧,能满精进、静虑、般若、布施、净戒、安忍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静虑波罗蜜多,了达一切有味、无味皆不可得,如是静虑方便善巧,能满静虑、般若、布施、净戒、安忍、精进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了达诸法若性、若相皆不可得,如是般若方便善巧,能满般若、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得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功德,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能遍到有为、无为诸法彼岸,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穷过去、未来、现在诸法真如、法界、法性、无生、实际,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与一切声闻、独觉而为导首,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与诸佛为亲侍者,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与诸佛为内眷属,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得世世具大眷属,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与菩萨常为眷属,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净身器堪受世间供养恭敬,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永摧伏诸悭贪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不起诸犯戒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除去诸忿恚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弃舍诸懈怠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静息诸散乱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远离诸恶慧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普安立一切有情于施性福业事、戒性福业事、修性福业事、供侍福业事、有依福业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五眼,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以天眼普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以天耳普闻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说正法,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心心所法,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一佛所听闻正法常无懈废,随所闻法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忘失,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见过去、未来、现在十方世界种种佛土,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所说一切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譬喻、论议,诸声闻等若闻不闻,皆能通达甚深义趣,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所说法门,自能受持、读诵、通利、善解义趣、为他广说,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于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所说法门,自能如实如说修行,亦能方便劝他如实如说修行,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十方殑伽沙等幽冥世界,及于一一世界中间日月等光所不照处为作光明,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十方殑伽沙等愚闇世界,其中有情邪见炽盛,不信恶行,不信妙行,不信恶行妙行异熟,不信前世,不信后世,不信苦谛,不信集谛,不信灭谛,不通道谛,不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等行能获世间、出世间果,不闻佛名、法名、僧名,方便开化令起正见,闻三宝名欢喜信受,舍诸恶行修诸妙行,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盲者能视,聋者能听,痖者能言,狂者得念,乱者得定,贫者得富,露者得衣,饥者得食,渴者得饮,病者得除愈,丑者得端严,形残者得具足,根缺者得圆满,迷闷者得醒悟,疲顿者得安泰,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慈心相向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如友如亲不相违害,辗转为作利益安乐,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在恶趣者皆脱恶趣来生善趣,在善趣者常居善趣不堕恶趣,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习恶业者皆修善业常无厌倦,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诸犯戒者皆住戒蕴,诸散乱者皆住定蕴,诸愚痴者皆住慧蕴,未得解脱者皆住解脱蕴,未得解脱知见者皆住解脱知见蕴,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未见谛者令得见谛,住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令证得阿罗汉果,或令证得独觉菩提,或令证得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学诸佛殊胜威仪,令诸有情观之无厌,息一切恶生一切善,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如象王视,为众说法容止肃然?』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身、语、意业皆悉清净随智慧行?』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足不履地如四指量自在而行?』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繁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及诸龙神,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导从围绕诣菩提树?』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及诸龙神,于菩提树下以宝衣为座?』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菩提树下结跏趺坐,以众妙相所庄严手而抚大地,令彼地神并诸眷属俱时踊现为作证明?』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坐菩提树降伏众魔,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证得无上正等觉已,随地方所行住坐卧悉为金刚?』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舍国位,出家之日即成无上正等菩提,还于是日转妙法轮,即令无量无数有情,远尘离垢生净法眼;复令无量无数有情,永尽诸漏心慧解脱;亦令无量无数有情,皆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无量无数声闻、菩萨为弟子众,一说法时无量无数诸有情类,不起于座同时证得阿罗汉果;无量无数诸有情类,不起于座同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寿量无尽,身有无量无边光明,相好庄严观者无厌,行时虽有千叶莲花,自然涌现每承其足,而令地上现千辐轮,举步经行大地震动,然不扰恼地居有情,欲回顾时举身皆转,足之所履尽金刚际,如车轮量地亦随转?』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举身支节皆放无量无数光明,遍照十方无边世界,随所照处为诸有情作大饶益?』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无有一切贪欲、瞋恚、愚痴等名,亦不闻有地狱、傍生、鬼界恶趣?』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诸有情类成就妙慧如余佛土,每作念言:布施、调伏、安忍、勇进、寂静、谛观,离诸放逸勤修梵行,于诸有情慈、悲、喜、舍,不相恼触,岂不善哉?』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诸有情类成就种种殊胜功德,余佛土中诸佛菩萨咸共称赞?』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化事既周般涅盘后,正法无有灭尽之期,常为有情作饶益事?』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十方各如殑伽沙界诸有情类,闻我名者必得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此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稀有功德,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总结》以上所说的四圣谛、四念住、四无量心、六度波罗蜜多等,可以说是任何学佛人都必需修学的内容,不懂这些内容而能解脱诸苦,乃至成就无上菩提,无有是处!概括而言,上述各项内容无非是日常降心和住心的方法,亦即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的运用。既称无漏,必然是离生灭的戒定慧,必然是以波罗蜜多为基础的戒定慧,而不是不具备波罗蜜多内涵的凡戒凡定凡慧,而降心必然是降心波罗蜜多,而住心亦必然是住心波罗蜜多了。
修此法门必需有化他的愿力,有愿力才有支柱,才能成就最圆满的佛果。因此,行者无妨效法地藏菩萨的愿力起誓,愿将一切罪苦众生安置于菩提道场,解脱诸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至于日常生活需注意的事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参考《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但是有一点必需注意的,那是切不可误解经文,将地藏菩萨当作是赐福的神,更不要将菩萨当成自己的偶像,而是应该按上述的方法修行,开显自性等同地藏菩萨的佛智,于自己法身建立无量功德,自度化他。能够安住这样的理解去修此法门,经文所说的果报自然一一成就和应验。
或许有人会觉得上述的修行法太过复杂,今生目标只是往生佛国净土而已。那麽,请体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几句话的深意,尽力修持四无量心。做任何事都必需平等无私,不求回报。本着慈悲心,推己及人,不伤害众生,不取人便宜,不贪不瞋不痴,有能力就随缘乐助,广行布施供养;无能力就摄心唸诵一佛或一菩萨梵音名号。久久持行,人心亦会逐渐回复清净和生起定力。净土者,佛的清净智慧愿心所安住的三昧法界而已,遍布虚空。心清净则随所住处恒安乐,故此以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行一步,弹指即到。
地藏法门入门,暂时就写到这里,此法门内一切文字,皆由真心,不存虚假,依此修行,必将成就无量功德和无量福德,解脱诸苦,究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有缘得此法门者珍而重之,不要错失机遇,虚耗光阴,精进修行,自证而后化他,普度无边,他日共赴龙华盛会,svāhā。
简介:本文是《地藏法门》 第一集至第三集的合辑,从《地藏菩萨本愿经》出发,阐述佛法修行的心法次第。
Namo bhagavate vairocanāya tathāgatāya
(那摩帕葛瓦帝外若杂那~丫答他~葛打~丫)皈命世尊外若杂那如来(即毘卢遮那佛)
Namo bhagavate Śākyamuniya tathāgatāya
(那摩帕葛瓦帝莎~给丫穆匿丫答他~葛打~丫)皈命世尊释迦牟尼如来
Nama ārya kṣiti-garbha bodhi-sattvāya, mahā sattvāya.
(那摩阿~惹丫斥地葛惹怕博替萨埵哇~丫玛哈~萨埵哇~丫)皈命至圣地藏菩萨摩诃萨
此法门称为地藏本愿,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和参考《地藏十轮经》。依之修持可得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世尊金口所说,即是如来经教。根据经文记载,地藏菩萨从久远劫以前曾许下各种宏愿:『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自今日后,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等正觉。』、『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归纳以上各愿,目标意义是一致的,可以清晰明确肯定地藏菩萨的愿力是完全出自平等无私的大慈大悲,没有个人生死和任何利益的考虑,亦不存在死后往生净土的贪求。地藏菩萨历劫勤苦,于六道中化身无量,行于救度,愿力未曾或竭,故得释迦牟尼世尊郑重赞叹,复得世尊嘱咐在弥勒菩萨下生成佛前,协助世尊度尽罪苦众生脱离苦趣,蒙佛授记。
地藏经的经文记载了世尊对地藏菩萨行为的赞叹,从参与集会的诸佛菩萨天龙鬼神等的人数、世人唸诵地藏菩萨名号、供养和瞻礼画像等亦能消业生天享福的成效,说明了如此愿行所得的殊胜成效。因此,欲修地藏法门就应该对地藏菩萨的行为深入分析和实践。
经文内有大量内容记载了世尊、地藏菩萨、鬼王、阎罗天子、地天等一而再地劝说世人常行布施供养,则罪业可消,死者生天,生者增福,护法日夕护持。因此,修此法门必然是少不了要布施供养。
地藏菩萨大概地讲说了地狱名号和刑罚,并且亦说明了获刑的原因和相应的恶心。故此,欲要不落地狱之报,降伏恶心和持戒自不可少。
地狱罪人得地藏菩萨救度得脱苦趣,可惜根性下劣,恶性难驯,故而旋出旋入。可是地藏菩萨却依然循循善诱,而且历劫勤苦,久远以来毫无退志,可见忍辱功夫不可思议。因此,修此法门,必修忍辱。
众生动念皆罪,久远以来三毒不息,在未来佛下生前,众生沦落苦趣之事必然难免。地藏菩萨受世尊嘱咐要度尽罪人脱苦,工作繁重,若无精进心必难克竟全功,故此精进意志必不可少。
凡夫转入轮回、堕落恶趣皆因无明作祟,以幻为实,认假作真,私心自用。因此,要能像地藏菩萨于六道中,示现不同身相,应机为不同众生说法,帮助罪苦众生解脱轮回摆脱苦趣,就必须为其破无明。要能为罪人破无明,弃假从真,了断因果,自己就必须圆融佛法的般若,否则只是一番空谈而已。因此,佛法的般若是必修的项目。
要人信服,必需以身作则,自心不正如何能够正人?自心地狱众生未度尽,如何能度尽地狱罪苦众生?地藏菩萨智慧的圆融,能入不同之三昧大定,历劫于三界六道中度人无数,可见其非但已经自证,并且还能安忍,可见其禅定功夫之不可思议。因此,禅定功夫实为必修。
地藏菩萨历劫勤苦,度人无量,非为私利,纯为无我之行,无相的大悲。再者,地藏经经文内亦有记载,常行布施而能将功德回向法界有情而不是自己享受就能毕竟成佛,可见佛世尊是劝说世人修行要学习无我和大悲。
综合以上各项修行的要求,那就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般若、禅定、无我和大悲。前六项即六度波罗蜜多,是降心法和住心法,后两项是降心和住心的结果。世人若能修六度波罗蜜多而成就无我大悲,所谓灭罪生天,乃至成就梵王、帝释、转轮王果位,甚至成佛,那是理所当然了。如果世人修持地藏法门,又能于世间履行与地藏菩萨相同的愿行,那么其人就是地藏菩萨的分身,是人道具有肉身的地藏菩萨了。
然而,由于地藏菩萨的愿行成就了如此不可思议的成效和功德,获得世尊的赞叹,并且劝人只要供养和皈依地藏菩萨,甚至念诵名号,绘画形像,用木石金属造像、瞻礼形像都会获福无量,毕竟成佛。由于如是我闻的中文经文确实是这样记载,是如此的简单直接,故此,世人就不深究经文的涵义,不知修持六度波罗蜜多成就无我大悲,只纷纷造像膜拜,以香花果品供养菩萨,各自求福去了。
然而,以香花果品玩具衣服饮食供养菩萨的画像或造像,瞻礼菩萨画像或造像就可以获福无量,灭罪生天吗?既然经文是这样记载,谁也不敢否定。但是,如果大家细心思考一下,购买供养物无非花钱,瞻礼是不花钱的动作,换言之,花钱就可赎罪,免除刑责,甚至不花钱的膜拜都可以获福生天,若然以世间法而论,这与罪犯贿赂和奉承贪官污吏有何分别?合理吗?若然以佛法而论,说法不离自心自性才是正法,心外求佛称为外道,这样不讲究自心净化的花钱和膜拜正正就是外求佛道,如何能成就无量功德,究竟成佛呢?因此,我们只能说是世人误解了皈依和瞻礼的真实意义而已。不过,如果一个人虽然生平犯下众罪,但由于其人能够经常瞻礼地藏菩萨,临终时是否必然获得地藏菩萨接引生天,谁也不能为地藏菩萨作答是与不是。故此,依教奉行总比不行为好。况且,如果心中真有地藏菩萨,大概亦可以监督自己少作恶业。
皈依,皈同归,是归向的意思;依是依止的意思。归向依止什么呢?归向依止自性的这个佛性佛智慧,称为自皈依。跟随法师或善知识学佛不叫皈依,只能称为拜师。佛性佛智人人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地藏菩萨这个佛性佛智,世人自性亦本自具足,只是自己不懂得开显或不认识而已。佛经是记载如来教法的经典,因此,经文又称为化身佛,是世尊如来对后世凡夫修行成佛的开示和指引,故此称为如来经教。
大家应该知道,以地藏菩萨的神通广大,功德无量,一切具足,根本就不需要凡夫的供养。然而,地藏经经文记载,世尊却劝人供养和皈依地藏菩萨,这不是很奇怪吗?如果大家明白上面说的自皈依,开显佛性佛智的道理,自然不再疑惑,世尊是劝人皈依地藏菩萨,即是劝人以地藏菩萨为榜样,以行持六度波罗蜜多和履行地藏菩萨相同愿力的方法去开显等同地藏菩萨的佛性和佛智!所谓布施供养地藏菩萨,就是修持布施去供养自性的地藏菩萨;所谓皈依地藏菩萨,就是念念不离地藏菩萨这个佛性,最终成就无我和大悲,毕竟成佛!
堕入地狱的根由是人心犯了贪瞋,常言道要彻底解决问题就既要治标,亦要治本。因此,若然人心净化,止息贪瞋,恶趣路上自然再无人行,地狱自然就有能空的一天。故此,地藏菩萨教诸罪人,一旦脱苦,日后都应该互相转告,劝其他人切勿轻涉恶道。这段记载,对清空地狱既有实质意义,亦反映了地藏菩萨劝人以平等心,推己及人的道理体现佛法的平等和大悲。
总结上述对地藏经经文的分析,修持地藏法门,就是行持六度波罗蜜多和履行与地藏菩萨相同的愿力。简单而言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推己及人,平等无我,无私奉献。然而,听过六度波罗蜜多、诸恶莫作等等名词的人应该不少,可是,能够如实了解法理而行持的人或许不会太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波罗蜜多四个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推己及人,平等无我,无私奉献等等准则,如果都是为了求福灭罪或求成佛而作,那就大大违背了波罗蜜多的般若教法了。波罗蜜多是梵文(pāramitā)的拼音,意译是到彼岸或离生灭。到彼岸或离生灭是什么意思呢?人心沉迷个人欲乐觉受而起贪求,心绪随欲望的失败而愁烦,随满足而欢乐,心绪如此起伏不休,形成众苦,于六道之中轮回不息,这就是生灭,即是此岸。人心止息欲贪,无成败得失之事扰乱心绪,常清常净,因停果了,出脱轮回,这就是离生灭,称为到彼岸。因此,修行如果带着求心而行,那是永远无法走出迷阵啊!
地藏经经文记载分明,世人如能奉行布施,可以获福无量,甚至获得梵王、帝释甚至转轮王的身份,可是,如果能够将功德回向法界有情,那就毕竟成佛。这个“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就是平等无私无我无相无贪无求啊!因为平等无私无我无相无贪无求,自然烦恼不生,离于生灭,顿登彼岸!
为了让大家能够掌握如法的修持方法,下面将会详细解释修持的原理、日常行持的方式和地藏菩萨唸诵法门。
要度人脱苦,必须先能自度。众生造罪,皆因贪欲。贪欲是人心执著六根所带来的觉受而起,做罪是执著个人的觉受(即是我执),损人利己而起。换言之,那就是人心生起贪欲,在无法满足个人觉受时,内心产生痛苦或烦恼,于是不理他人的觉受,在坚决要满足个人欲望前题下,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这就称为犯罪。因此,要解决犯罪的问题,首先就要从化解贪欲着手。既然贪欲是由六根所带来的觉受而起,首先便要对觉受的实相有所认识,而佛法针对贪欲致苦的解脱法门,必然不离释迦牟尼世尊初转法轮所说的四圣谛(catvāri
ārya satyāni)原理的解悟、实践和运用。换言之,地藏菩萨久远劫以来救度无量众生的方法纵然不尽相同,但其度脱罪苦众生离苦的原理亦无例外,必然不离四圣谛。因此,欲修地藏法门,必须先修学四圣谛。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先说说佛法四圣谛的缘起如下:
世间一般说法,佛法源自于印度,然而,根据近代考古学家严谨的考证,佛法确切的发源地应该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尼泊尔地区。那时候的尼泊尔是属于华夏神农族的居住地,换言之,即是中国的领土了。所以,本劫的佛陀释迦牟尼是当时的中国人而不是印度人。不过,释迦牟尼成道和日常传道的地方是在印度地区,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真相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人为的因素会逐渐被遗忘或扭曲,故此以上资料的凖确性已经无法确定,姑且说出来供读者参考而已。研究佛学,目的无非学以致用,利益人类,使大众皆能离苦得乐,彻底觉醒,世界因此而走向和谐与大同。故此,研究重点应该集中在佛法的原理和实践之上,而不在争论佛陀是那个地方的人。
传统的说法,释迦牟尼佛陀的前身是净饭国太子悉达多,因为要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故此离开皇宫,出外求道。经过六年的苦行,悉达多虽然学习了许多法门,但是依然无法解决重点的问题。最后,他在尼连河畔菩提树下静思,发誓若不悟道决不下座。终于在七天的静坐之中,他先恢复了天眼通,继而恢复了宿命通而悟道证道。佛陀下座之后,想起一路追随自己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于是就前往鹿野苑为彼等开示觉道,讲说四圣谛,历史上称这段历史为初转法轮,亦是本劫最原始的佛法。
记载佛陀应机示导的经文有三藏十二部,历代修行人的论著就更是汗牛充栋了。那麽,学习佛法应该从那里开始,次第又是如何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皆由一个根基。因此,学习佛法,都应该从佛陀初转法轮的四圣谛入手,以佛陀临终前的嘱咐,后世学人都应该以四念住作为趣向涅槃和解脱轮回苦的唯一手段。
根据四圣谛的教导,烦恼痛苦之源无非贪欲,是执著身心的觉受不肯放下而已,只要愿意放下执著,舍离贪欲,自然就可以将烦恼痛苦止息。因此,学习修行,首先就是要反观自心,认识自心的执著,然后针对性地逐样予以设法对治,破除执心,舍离贪欲。这功夫是完全由自心决定,佛菩萨只能给予指引和鼓励,但却无法代凡夫离欲舍执。因此,只要有诚意和决心,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有生之年破尽一切执著和贪欲,成功契入涅槃的境界,解脱轮回之苦。
解脱轮回诸苦的手段只是放下执著,舍离贪欲而已,这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然而,色身所带来的觉受却往往会驱使人心明知故犯,一旦失控就会做下种种善恶之业,在因果循环的规律下,今生及来世就要承受不同的善恶果报,始终无法一了百了,解脱轮回。因此,解决色身的觉受,很自然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没有色身,由色身觉受引发的欲望就不会出现,人心或许就会少了许多烦恼。然而,色身是人心寄居在人道的载体,觉受必然是无法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唯有从产生觉受的成因着手,这才是治本。如果不想有烦恼就不要有贪欲,或许有人会问,人生在世,衣食住行都要钱,若然百物腾贵,生活费就更高了。谋生困难已经是一个烦恼了,根本就说不上贪,难道连谋生这个想法都是贪欲,都应该舍离吗?这个理论不是很不符现实,不设实际吗?
烦恼皆因贪欲,因此,凡是贪欲都应该舍离,否则烦恼永远无法止息。不过,要弄清楚是舍离对色身觉受的贪著,还是舍离对内心观念的贪著,或者同时对两者的贪著。本来足够却因迷恋觉受而起攀缘多得的利己想法,这是贪,应该舍离。为了利己的目的而执著某些观念,这也是贪,也应该舍离。若然以这样的舍离准则和要求,上述谋生困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尽心工作以谋生计不是贪而是尽责,执著谋生的成败得失才是贪,这是观念的贪,因为成败得失是因果,是共业,有自己能尽心的地方,亦有自己无法尽心的地方,亦有由他人决定是否尽心的地方,应该随缘面对自己的果报而不是贪求预期的果报,这就是观念上的执。这样一来,要舍离只是成败得失的观念,而不是尽责谋生,随缘去尽心,尽心后随缘,没有攀缘和成败得失的贪求,这不就很理性吗?没有期望自然就没有失望,烦脑苦自然就不会产生了。
然而,舍离说来容易,当觉受出现时,却往往是欲舍难舍。谁难舍呢?是心啊!怎样才能令自己甘心情愿去舍离呢?那就是要明白觉受的实相是否值得执著和继续执著的后果!为了要明白觉受的实相,乃至诸法的实相,是否值得世人牢牢执著,甚至不惜犯罪去满足贪欲,佛法教导行者可以通过参悟和分析,和对身心的深入观察,去证实一切法都是无法常现、执著皆会致苦、没有自性、究竟空无所得的共性(即是无常、苦、空、无我)。一旦悟得和证得实相,人心就会自我调整过去的观念,逐渐变得理智而不愿意再做愚昧的事。因此,许多执心就会不需动念舍离而自然不执了。对于一些特别执著的觉受,出现了犹如上瘾一般,明知不理智,可是强烈的感觉却使人无法于一时之间完全放下的情况,那时就必需采用非常手段进行对执心的降伏,按照佛陀的教导,应该以波罗提木叉(即是别解脱戒)为依归,运用持戒的方式以降伏顽劣的执心而达致舍离。
人道世间各国的法律与佛法的戒律,在本质和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各国的法律是针对侵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而有,触犯则称为罪行。佛法的戒
(Śīla)是针对自心觉受,舍执离欲而有。而律(Vinaya)则是应机应缘应时应地而施设,藉以规范四众行住坐卧四大威仪而有,故此,触犯戒律只是纵欲而未必一定牴触国家的法律。
或问戒体繁多,是否全部都要持守呢?若无诸执,自无诸戒。持戒的意义无非是舍离贪欲,破除非要满足不可的执心,然后回复平常心而已。戒体是过去诸佛修行的宝贵经验,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照见自己内心的执著,有执则戒之,无执则警之,只供参考,不应为法所绑。由于一切执著皆为一个自我觉受而执,而一切罪业亦由此而生,因此,如果记不住那麽繁复的戒条,简单来说,不论行住坐卧只要内心生起任何利己的想法甚至准备付诸实行时,马上就要提起觉心,停止这样的念头和行为,若能采用佛法中道般若的思维去处理问题,行之日久,觉心就会越来越灵敏,本然的清净心就会慢慢得以回复。
或许又有人会问,今生自己内心执什么,贪什么都应该可以通过自我反省而知道。但从无量劫以来,心灵深处到底还有什么执著,怎样才能知道而藉今生的修行而彻底全部舍离呢?这要通过静坐内观,运用智慧观照的方法,观破内外五蕴的实相而舍离之,亦即是心经经文内所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功夫。这个功夫怎样做呢?要做这个功夫,首先必需学习般若波罗蜜多。
通过如上所述的参悟、智慧观照和持戒,过去的许多烦恼应该可以逐渐止息。然而,一日未到寿终,世人依然要继续面对果报。当果报来临必需作出回应的时候,如果回应的方式不作调整,依旧采用过去观念思考并处理,方法一旦存私,心有去处,即是我执,即是又生贪欲,烦恼必将从此又生,因果循环,永无休止。因此,日常行住坐卧时的住心和思维方式就不得不注意。住心方法,可以采纳四圣谛里面的道谛,即四念住、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菩提分,或六度波罗蜜多。至于思维方式,为了杜绝贪欲所致的因果不息,学人都应该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做到心无去处,安忍无生,空尽诸相,自然一了百了。
舍离贪欲是离苦的重点,因此,舍离的技巧必需弄清楚。由于不懂般若波罗蜜多,许多修行人在舍离贪欲的时候,舍离这一边,却不觉执著了另一边,导致始终无法获得正定而契涅槃。需知追求欲乐固然是贪欲,但是追求离苦得乐也是一种贪欲啊!因此,这个贪欲亦应该舍离。这样,自心才能回复到本初毫无罣碍的状态而真实契入涅槃境界。行者若能如法按照如上的方式精进修行,对所有贪欲予以舍离和一切的执心都能放下,大致应该可以做到舍念清净,做到舍无可舍,梵行已立而契入涅槃境界,证阿罗汉果,解脱轮回。这样的修行方法,简单容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必到彼岸。若然说难,只是不愿放下执著和贪欲,无决心和懒惰而已!舍念清净则心清净,心清净则佛土净,随所住处恒安乐,即心已在净土出生,何用求东求西,心外求佛?
般若波罗蜜多,是空尽诸相、舍离技巧的深化和圆通运用。若能将这般若心法贯串运用在日常行住坐卧的生活互动或独处时的静坐内观之中,非但可以做到舍无可舍,舍念清净的境界,还可以即生了断一切因果,成就五佛五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即获得密法所谓金刚界的成就。
人道生死,凡圣平等,就算佛陀乃至历代祖师亦无一例外。常言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道的一生,任你富有四海、权倾天下,或是家徒四壁、三餐不继,可是,各人一生所得到的只是一场如梦如幻的经历,寿终之时能够带走的只是一场记忆而已。经历是能见的现象,记忆是无形的讯息,不论是现象还是讯息,实相依然是究竟空,无有所得的。不过,经历可以为世人带来心灵的快乐和痛苦,也可以磨练世人的意志和毅力,亦可以增益世人的智慧和潜能。至于记忆,懂得运用记忆,可以离苦得乐,自主未来;不懂得运用记忆,只会沉沦苦海,轮回不息。因此,人生虽然是一场梦幻,但却并非毫无意义的。故此决不可糊涂来,糊涂去,做一个彻彻底底的糊涂虫!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不懂修行,只能随业流转于六道,受无尽生死之苦;若懂修行,则可以离苦得乐,永脱轮回,返本还原。未来苦之与乐,皆由自心主宰,读者诸君,随缘理智择路便是。
关于日常住心法的三十七菩提分的详细内容和修法,学人都可以从佛经中获得确实资料,由于各菩提分其实皆由一般若波罗蜜多心法贯串,明其本则不愁其末,故此就不拟在这里逐项解说了。然而,由于六度波罗蜜多既是成就地藏法门的关键,亦是从地狱脱苦的众生不再重蹈覆辙的关键,因此不得不逐项讲解如下。
六度波罗蜜多,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项修法。采纳此六项指引而衍生的一切言行称为六度万行,是修行离迷入觉的重要内容。六度皆冠以「波罗蜜多」四字连接,到底是什么意义,必需先了解清楚其含义才能行之有效,不致白费功夫。
有翻译者喜欢将波罗蜜多写成波罗蜜,少了一个「多」字,大概是为了方便记忆,但梵文原字都是 pāramitā。因此,不必为了一个字而争论。波罗蜜多(pāramitā),字义是到彼岸的意思。此岸有生灭,彼岸离生灭。有生灭即有生有死,旋得旋失,烦恼不断;离生灭则了生死,永离诸苦,涅槃常乐。换言之,修持六度的成败,关键就是波罗蜜多。
怎样做才是波罗蜜多呢?心无去处!什么是去处?处事除了真理可以直指之外,均应以平等无私和不偏不倚为准则,若然带上个人的利益或意愿或认为或取向的想法和言行即是有去处,即是在此岸,反之即是彼岸,即是无去处,即是中道。然而,执著舍离此岸固然是执,欲求诞登彼岸,当然也是执。因此,真正的中道是既不执著此岸,亦不执著彼岸,甚至连中道都不执,那样才是真正无执无去处的中道,一点心灵,才能回复本然清净的如如状态,见自本性。若然念念皆能做到中道,即是心无去处,无去处自然无烦恼,亦无作因。无作因自然不会有果,终身持行不退,久久纯熟,自能尽断一切轮回之因。没有轮回之因,自无再入轮回之果,故能究竟涅槃。三世诸佛皆明此理,于是自证后而行化他,功德无量,故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波罗蜜多贯穿三十七道菩提分及一切佛法,从筑基入门乃至成就无上瑜珈大圆满佛果,皆由此理。故此,六度万行亦不能背离此理,兹详细解说如下:
解说波罗蜜多前,必需先明白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等四无量心,然后真心发此四无量心的大愿,并且能切实行持,就算不懂六度波罗蜜多,大概亦能做到无我清净,功德无量,成就日后证道资粮。地藏菩萨左手托著一个小盒子,盒中安放著一颗如意宝珠(cintā maṇi)。地狱昏暗,但见强烈浅蓝色珠光显现,罪苦众生即知地藏菩萨降临,救度在即,人人尊重,个个虔诚。这如意宝珠能除一切暗昧,能满众生所有愿求,是行者无相般若、愿力和利益无量众生所化成的法器。世人见佛顶礼,必须空心合掌,为什么呢?佛说掌心空代表心要空,心空行四无量则如意宝珠在其中矣!所谓心空,即是自心安住对诸法实相(无常、苦、空、无我)的理解,观待一切法的实相都是平等无异的,唯心所现,究竟如幻,故能放下各种心执,能舍离各种贪欲,既不拒绝一切法,亦不执取一切法,取舍随缘,心无去处,始终如如。故此,修此地藏法门,四无量心是必修的项目。
慈悲喜舍皆称为大,这个大字,梵文是 mahā,音译为摩诃。这种大是无法用任何度量衡单位去界定其体积的伟大和周遍,只能用虚空来比拟。宇宙万物、无量星系、无量国度、无量物质、无量种族、无量微尘、一切善恶灵性和法门等等尽在虚空之中,故此摩诃之大是遍一切处、无边际而具无法度量之量。换言之,行持慈悲喜舍的时候必须具备犹如虚空的心量,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大了。在行持上怎样一个大法呢?这种心量之大,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有穷尽,随缘尽心为之、超越国界、种族,善恶、怨亲而平等对待一切有情、无私无我、心无去处、不求回报便是。
大慈:发愿尽未来际爱念众生,随缘随力劝勉无量有情众生不作无利益事而得安隐常乐,这就是大慈心,行持这个愿力称为修慈无量。
大悲:发愿尽未来际悯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随缘随力引导无量有情众生破执离欲而永离众苦,这就是大悲心,行持这个愿力称为修悲无量。
大喜:发愿尽未来际随缘随喜无量有情众生因正见正行(参阅三十七菩提分)而得无苦之乐,这就是大喜心,行持这个愿力称为修喜无量。
大舍:发愿尽未来际,观诸法平等不取不舍,于怨亲不起爱憎,随缘随力以平等心舍己之所乐而施与无量有情众生,这就是大舍心,行持这个愿力称为修舍无量。
观修四无量心,随着对诸法实相的理解,人心将会逐渐均齐人我,走向无私无我。以此为基础,从细入微,广修六度万行,既能自利,亦能利他,成就无量功德。这样,自心的地狱空,人道的监狱空,六道的地狱空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了。
基于波罗蜜多的原理,六度详解如下:
1.《布施波罗蜜多》(Dāna pāramitā)
离生灭的布施,是行者通过参悟,安住对诸法实相如幻的理解,体会诸法平等,众生平等,故能破诸无明执著,理智地舍离旧有观念,再无彼此怨亲之别,又能推己及人,对众生受苦,感同身受,于是在心无去处、无利己想、无得益想、无祈求任何回报想、随缘随力的情况下对受苦难中的众生施以援手,皆令离苦得乐,是一种纯粹无我利他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完成布施后做到不滞留于我曾布施、所布施的事物和受布施的对象三事上,称为三轮体空,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波罗蜜多。
布施的内容,分为外布施和内布施。外布施即是对受苦中的众生进行布施,而内布施则是对自己身心的健康进行布施。对自己身心的健康也算是布施吗?是的。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副身躯,除了思想、呼吸、手脚、嘴巴、舌头、眼皮、肚皮,部分肌肉(即随意肌)可以由自心控制活动外,身躯内一切的功能活动包括生老病死都不是自主的,很明显那是另有主宰的。主宰者是谁?那就由大家通过修行,由自性的本能去求证了。佛菩萨都是明白人,因此,可以将身躯理解成是自己的,也不是自己的,它只是灵体进入人道成为人类去体验生活、学习和游戏的载体而已,就像近代的 VR 立体电玩游戏一样,只是更先进而已。为什么说是自己的呢?因为万法唯心,不离自性,一切现象皆在自心呈现而已!为什么不是自己的呢?因为身躯是由共业所成,夀限一到,不论贫富地位,男女老幼,灵体都得出离,心中再不愿意也必需把身躯交还给人道的主宰啊!因此,明白这个道理的人,都不会为了身躯这个无常的玩具而沉迷而劳役自己的心、为它争名逐利、为它贪污受贿、甚至为它损人利己,废寝忘餐地犯罪,为自己招来地狱的报应。不过,没有这个身躯,灵体就无法在人道这个环境历练和体会,故此,适当的保健还是必需的。例如:饿则吃,能饱就行;渴则饮,止渴就行;冷则穿厚衣服,能保暖就行;热则穿单薄衣衫,能蔽体就行;疲倦则适当休息睡眠,能恢复精神体力就行;呼吸不畅顺,主动把气息调匀就行;有病就看病吃药,能治好就行;每天作适当的健身运动,能出微汗就行。不要让身体受到损伤或杀害而无法或正常在人道活动,能这样就已经足够了,这就是内布施。
外布施可以是食物布施,让众生解脱饥渴之苦;钱财布施,让众生解脱穷困;无畏布施,让众生解脱怖畏;医药布施,让众生解脱病苦;喜乐布施,让众生解脱愁怀;法布施,为在六道沉迷的众生说真正法,使彼等皆能离迷入觉,解脱轮回之苦等等。只要能缓解众生苦恼或疲累的事,都可以随缘随力予以相助。
布施波罗蜜多是行者日常的住心法,不可一日打渔,十日晒网,始勤终怠。必需做到不论行住坐卧,于一切处一切时,念念勿忘。久久行持纯熟自能彻底扭转导致轮回的思维陋习,破尽法执(即对一切有形色现象和无形色观念的执著)和我执(对满足“我“个人觉受的执著),回复本然清净,见性成佛道。
布施波罗蜜多固然能够获得无量功德,但行者不应有所执著或滞留,应该将功德普皆回向一切法界有情,使彼等皆能离苦得乐,速证菩提。
2.《持戒波罗蜜多》(Śīla pāramitā)
若无诸执,即无诸戒。因此,戒是因有执心而持戒破执,并非因为有戒就必需持戒,这一点必需弄清楚,否则就会误解佛意,反被法绑,变成另一个执著了。离生灭的持戒法,关键是离生灭。相的生灭,纯然是唯心的,故此,戒法是直指人心因贪欲而产生各种妄念的生灭,甚至造罪。离生灭的持戒法,都必需安住对诸法实相如幻的理解,理智地因应个人的执心而持,舍离执著贪欲。其方法可以是即时一刀切断,也可以是通过逐渐舍离,应机应事应人而为之。但切记这个切断或舍离,并不是代表舍离的事或物一定是不好的或是罪恶的,因为持戒的目的只是破执回复本初的平常心而已。由于执心都是由“我”的觉受而起,故此执心也可以称为“我执”,其实也是私心。就算是善事,只要有了私心,即是心有去处,那就不是真善,不能离生灭。故此善事可以继续做,但是为善果而行善的心态都应该持戒舍离。
无量众生就有无量执著,但全部执著皆由一个“我”的觉受而起,故此,最直接简单的离生灭持戒法,那就是发觉凡事动了为“我”着想,有私心,有“我”的去处时,就应该立即起戒,调整观念,以平等客观无私利的方法尽责尽心处理便是。若然可以一刀切断贪欲就一刀切断,若然执念根深无法一下子切断,就用适合个人的渐法去舍离,使自心慢慢对所执再无贪恋,最后连“我已经戒掉”的认为也舍离时,即是戒体成就,这样持戒才是别解脱戒,持戒波罗蜜多。例如:持酒戒,渐法的做法就是逐周、逐日、逐次减少喝酒的量,终至喝亦得,不喝亦得,那怕是很难得的美酒,也能做到贪欲不生。持毒戒,明知吸毒是犯法而且伤害身体,故要发大愿,下极大决心,用愿力克服贪欲,把毒瘾一刀切断。此外,克服贪欲,还可以通过如法唸诵梵音的佛菩萨名号和心咒来转移心力,藉梵音的微妙功能,解开导致毒瘾觉受的病根。
世人误解戒的意义,以为信佛学佛就必需持守所有戒条,甚至将戒和律混淆,不论在家出家,总之信佛学佛就必需全部持守,否则便是犯戒,十恶不赦。例如:世人误解戒体的意义,为了杀戒,信佛的军人为了不杀敌而退伍、信佛的屠夫和肉贩为了不杀生而被迫放弃生计;为了淫戒,误以为夫妻性生活就是犯淫,信佛的情侣为此而分手、已婚的夫妇为此而家庭破碎;为了酒戒,品酒师或酒业从事员全部辞职等等等等。说出来好像很可笑,何以世人竟然可以愚昧至此?这样去理解佛戒,若然是对佛法毫无深入认识的信徒,那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教导信徒这样去持戒的人若然是出家僧侣,那却是不可思议,实在可悲!人民不愿当兵,被侵略者欺侮乃至亡国是因为佛戒;肉食商号倒闭,职员失业导致粮食短缺,社会经济萧条也是因为佛戒;情侣分手、夫妇分离、家庭破碎、人类逐渐走向绝种亦是因为佛戒。这样一来,释迦牟尼岂不就是这些祸患的始作俑者,是万夫所指的万古罪人吗?
一念之差,误人误己,更是谤佛毁法,罪报不可思议。因此,必需切记持戒的目的只是为了破执破沉迷,不是认定或否定行为的错对。军人只要没有沉迷杀戮就不必持杀戒;屠夫没有沉迷屠宰就不必持杀戒。夫妇没有沉迷性爱就不必持淫戒;品酒师和酒业从业员没有沉迷饮酒就不必持酒戒。相反,若然沉迷吃饭,那就要持吃饭戒。沉迷购物,就要持购物戒。沉迷名牌,就要持名牌戒。沉迷赌博,就要持赌戒。没有沉迷,就什么戒都不用持,对所有戒体,心存恭敬和警惕便是,这就是自性戒。
一切佛法不离自心自性,离心性说法和演法,就是外道。纵然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戒和律,内容繁多,但是目的无非规范身心行为,破执离相,做到心无所住而回复本初的清净心去明心见性,成就佛道而已,故此这里就不拟分类解释了,有心人可以翻阅律藏经文,开卷有益。总而言之,持戒的法则和原理应该不离上述内容,如法行持定能破尽诸执,使人心回复清净。
3.《忍辱波罗蜜多》(Kṣānti pāramitā)
忍辱又称为安忍,大致分为两种。一者称为生忍,是指得到人家恭敬和供养时,不应傲慢自恃,自以为尊;遭遇怨亲诬蔑、诽谤、瞋骂或伤害时,不应生起瞋恨心。二者称为法忍,是指当天气变化,遭遇寒热风雨或饥渴等逆缘的时候,都可以做到能安能忍,不应生起厌恶心或不耐烦。因此,忍辱,其实就是对触犯自心观念底线的忍耐力和承受力的训练,也可以说是破执心的训练。
不明诸法实相,内心对诸法仍然有执,心有去处,忍耐力是总有极限的,犹如气球充气至极限就会爆破一样。然而,如果持戒精进得力,又能通过四念住的内证功夫证实诸法实相确实是无生如幻究竟空,便能安忍无生,不再为执心再动情绪,那麽,忍耐力和承受力就会逐渐大大提升,终至修成无量之忍。然而,忍辱波罗蜜多是否能彻底成就,关键还得靠无私的愿力和大悲心。有愿力就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中途而废,有大悲心就会推己及人,怜悯对方的无明妄作终将致苦,故而以平等心付出无限量的包容和宽恕,甚至为对方示导见性,将矛盾化解于无形。
这样一来,忍辱就不成为忍辱,心无去处,这样才是离生灭的忍辱。
4.《精进波罗蜜多》(Vīrya pāramitā)
离生灭的精进,即是心无去处的精诚和努力尽心,但是内心却不存在因为求成就而去精进的想法,尽心做事就像是本时空的一些物理规律,是事之必然和理之必然,其情况就像一部机械的全部零件,只要开关一打开,所有零件都会尽全力发挥各自的功能,不会有各自的私心去考虑是否配合或配合多少力量一样。如果将这个原理套用在修行之上,或许可以这样总结: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对修行有利的言论、行为和事情,应该随缘随力理性地尽心去讲去做;对修行无助益和违背修行心法的言论和行为都应该如持戒一样,一概不讲不做。
精进包括身精进与心精进,即是有想法(即心)就有行为(即身)的实行,参悟和明白多少就实践多少,不会拖泥带水和疏懒,亦不会光说不练。故此,精进波罗蜜多除了精进修持其余五度外,还要精进行持一切善法、勤断恶根,对治疏懒懈怠,破除一切执心等等。有这样的精进心,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必然会有所得益和获得相应的成就。纵或因为客观的业力障碍而不能成就极果,但心的清净度必然会大大进步,而修行所积累的功德资粮将会是行者进入净土法界的有效保证。
5.《禅定波罗蜜多》(Dhyāna pāramitā)
Dhyāna 音译成禅那,意译成禅定或静虑。世人对禅定有许多误解,以为禅定就是打坐的功夫。其实禅定,是说一点心灵于一切处,一切时,不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中,不论独处或与人互动,都能于相而能离相、于境能无住无攀缘、动念而能心无去处和无滞留,安住本然清净的状态。是一个生活在平常社区、与一般人无异的生活圈子、懂得理性应对事情的平常活人而不是一个特立独行、行为孤僻怪异、终日刻意离群独处的怪人。禅定由离生灭、无住相的智慧和降伏执心、舍离欲贪而得,并非由锁心求寂而得。前者是真禅,后者是枯禅。
面对一切境相,自心安忍对诸法实相的理解,不起妄念攀缘,不起贪瞋痴心,心无所住,亦无去处,即相而能离相,称为禅;能离相,内心即不生乱,不生乱即是能定。能禅故能定,故称禅定。这种定是活活泼泼的,不论是动态还是静态,自心皆能体现出这种离相的定,称为大定。大定,没有出定或入定,这纯粹是自心明白诸法实相后安住觉醒而不再沉迷诸相的一种智慧状态而已,明白了就明白了,不会突然失忆或忘记了,所以这种大定是没有出定或入定的,只有个人的意愿是愿意继续沉迷还是觉醒而已。
明白了上述的道理,禅定波罗蜜多的行持方法就简单了,只要于一切处,一切时,面对一切境事,处理任何事,皆能安住对诸法实相的理解,做到念念保持觉醒,念念离相,妄念不起,心无去处即是。
6.《般若波罗蜜多》(Prajñā pāramitā)
梵文 Prajñā,音译是般若,意译是智慧。离生灭的智慧,换言之,这是针对自心思维的一种调整。行为由自心智慧所主导,有那样的观念和理解就有那样的想法,有那样的想法就会有那样的言论和行为。佛法的修行,从入门筑基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果,皆由般若波罗蜜多一以贯之。因此,般若波罗蜜多可以说是佛法修行的重点。
这种智慧的重点在于离生灭、无有去处、无有住处、不执中边、不否定善恶错对而不执善恶错对、安住中道而不执已安住中道、真理事实直指而无扭曲隐藏、运用般若波罗蜜多而不执般若波罗蜜多、建立一切法而不执一切法、不取不舍一切法而不执一切法、用一切法而不执一切之用、说一切佛法而不执有佛法可说、度一切众生而不执有众生可度、于相而能无贪著沉溺、动念而不执念之成败得失、于善恶诸境而无滞留、于记忆而不执于一切记忆、于观念而不执任何观念、不滞留过去之事、不攀缘未来之事、不沉迷当下之事、处理事情而无个人之私利去处、回应问题而无个人取向之成分、修六度万行而不执有六度万行可修、成就六度万行而不执已有所成就、已破执而不执已破执、尽离一切相而不执已离一切相、成就一切法而不执已成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不执有无上正等正觉可成、已破我执而不执有我可破。总的来说,就是安忍无生,于一切处、一切时、经历一切事,不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事来则应,事过则空,随缘来尽心,尽心后随缘,不攀缘成败得失、无个人私利去处、无人我之执、无滞无染于境相、心中毫无罣碍,空空荡荡,怡然自在便是。至于般若波罗蜜多的高深运用,例如怎样行云流水,不滞留于前言,怎样指东应西,不滞留于人家的问题而作回应的技巧等等,或许留待日后专题再作详述。
人生的经历是宿世所种诸因所感召来的果报,而果报是由人事互动而来。因此,人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与人互动。所谓了断因果,实际上就是与人了断因果。执著因就会有果,不执著于因自然就无果。运用般若波罗蜜多心法处世,由于今生不执所作之因,亦不执所召之果,故此,只要今生做到彻底心空无物,无有滞留,即是再无轮回之因,自然就没有再次轮回的果了。只要修行得力,定功成就,大概解脱轮回就有所凭据了。
「般若波罗蜜多」是修行入门的关键、是成就佛道的关键、是了断因果的关键,是成就无量功德的关键、是成就诸佛境界的关键、是成己成人的关键、是解脱诸苦的关键、是解脱轮回的关键、真实不虚。故说地藏菩萨心咒曰:
Oṃ hita cintā maṇi svāhā.
(意译:唵,饶益有情,如意,宝珠,祝福。)
普通话拼音:『哦~母,嘿搭金搭~嘛匿梭哇~哈~。』
(注:空心合掌唸诵。~代表长音比其它音长三倍左右。小“母”字不发音,只代表把嘴唇闭合。“匿”字发音必需反舌,舌尖牴著上颚发出。“梭哇”两字是连读,梭发音短一半即可。)(注:以上拼音只能说是近似,一切发音应以正式梵文发音作凖。)
兹节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内一些重要经文供大家参考如下: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知如是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由方便善巧故,能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知,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了达一切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不可得,如是布施方便善巧,能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净戒波罗蜜多,了达一切犯、无犯相皆不可得,如是净戒方便善巧,能满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安忍波罗蜜多,了达一切动、不动相皆不可得,如是安忍方便善巧,能满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布施、净戒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精进波罗蜜多,了达一切身心勤、怠皆不可得,如是精进方便善巧,能满精进、静虑、般若、布施、净戒、安忍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静虑波罗蜜多,了达一切有味、无味皆不可得,如是静虑方便善巧,能满静虑、般若、布施、净戒、安忍、精进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了达诸法若性、若相皆不可得,如是般若方便善巧,能满般若、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得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功德,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能遍到有为、无为诸法彼岸,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穷过去、未来、现在诸法真如、法界、法性、无生、实际,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与一切声闻、独觉而为导首,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与诸佛为亲侍者,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与诸佛为内眷属,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得世世具大眷属,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与菩萨常为眷属,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净身器堪受世间供养恭敬,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永摧伏诸悭贪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不起诸犯戒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除去诸忿恚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弃舍诸懈怠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静息诸散乱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永远离诸恶慧心,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普安立一切有情于施性福业事、戒性福业事、修性福业事、供侍福业事、有依福业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五眼,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以天眼普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以天耳普闻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说正法,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如实知十方各如殑伽沙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心心所法,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一佛所听闻正法常无懈废,随所闻法乃至无上正等菩提终不忘失,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见过去、未来、现在十方世界种种佛土,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所说一切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譬喻、论议,诸声闻等若闻不闻,皆能通达甚深义趣,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所说法门,自能受持、读诵、通利、善解义趣、为他广说,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于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所说法门,自能如实如说修行,亦能方便劝他如实如说修行,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十方殑伽沙等幽冥世界,及于一一世界中间日月等光所不照处为作光明,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于十方殑伽沙等愚闇世界,其中有情邪见炽盛,不信恶行,不信妙行,不信恶行妙行异熟,不信前世,不信后世,不信苦谛,不信集谛,不信灭谛,不通道谛,不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等行能获世间、出世间果,不闻佛名、法名、僧名,方便开化令起正见,闻三宝名欢喜信受,舍诸恶行修诸妙行,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盲者能视,聋者能听,痖者能言,狂者得念,乱者得定,贫者得富,露者得衣,饥者得食,渴者得饮,病者得除愈,丑者得端严,形残者得具足,根缺者得圆满,迷闷者得醒悟,疲顿者得安泰,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慈心相向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如友如亲不相违害,辗转为作利益安乐,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在恶趣者皆脱恶趣来生善趣,在善趣者常居善趣不堕恶趣,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习恶业者皆修善业常无厌倦,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诸犯戒者皆住戒蕴,诸散乱者皆住定蕴,诸愚痴者皆住慧蕴,未得解脱者皆住解脱蕴,未得解脱知见者皆住解脱知见蕴,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令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以己威力,未见谛者令得见谛,住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令证得阿罗汉果,或令证得独觉菩提,或令证得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欲学诸佛殊胜威仪,令诸有情观之无厌,息一切恶生一切善,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如象王视,为众说法容止肃然?』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身、语、意业皆悉清净随智慧行?』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足不履地如四指量自在而行?』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繁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及诸龙神,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导从围绕诣菩提树?』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及诸龙神,于菩提树下以宝衣为座?』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菩提树下结跏趺坐,以众妙相所庄严手而抚大地,令彼地神并诸眷属俱时踊现为作证明?』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坐菩提树降伏众魔,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证得无上正等觉已,随地方所行住坐卧悉为金刚?』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舍国位,出家之日即成无上正等菩提,还于是日转妙法轮,即令无量无数有情,远尘离垢生净法眼;复令无量无数有情,永尽诸漏心慧解脱;亦令无量无数有情,皆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无量无数声闻、菩萨为弟子众,一说法时无量无数诸有情类,不起于座同时证得阿罗汉果;无量无数诸有情类,不起于座同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寿量无尽,身有无量无边光明,相好庄严观者无厌,行时虽有千叶莲花,自然涌现每承其足,而令地上现千辐轮,举步经行大地震动,然不扰恼地居有情,欲回顾时举身皆转,足之所履尽金刚际,如车轮量地亦随转?』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举身支节皆放无量无数光明,遍照十方无边世界,随所照处为诸有情作大饶益?』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无有一切贪欲、瞋恚、愚痴等名,亦不闻有地狱、傍生、鬼界恶趣?』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诸有情类成就妙慧如余佛土,每作念言:布施、调伏、安忍、勇进、寂静、谛观,离诸放逸勤修梵行,于诸有情慈、悲、喜、舍,不相恼触,岂不善哉?』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诸有情类成就种种殊胜功德,余佛土中诸佛菩萨咸共称赞?』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化事既周般涅盘后,正法无有灭尽之期,常为有情作饶益事?』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于何时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十方各如殑伽沙界诸有情类,闻我名者必得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欲成斯事,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此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稀有功德,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总结》以上所说的四圣谛、四念住、四无量心、六度波罗蜜多等,可以说是任何学佛人都必需修学的内容,不懂这些内容而能解脱诸苦,乃至成就无上菩提,无有是处!概括而言,上述各项内容无非是日常降心和住心的方法,亦即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的运用。既称无漏,必然是离生灭的戒定慧,必然是以波罗蜜多为基础的戒定慧,而不是不具备波罗蜜多内涵的凡戒凡定凡慧,而降心必然是降心波罗蜜多,而住心亦必然是住心波罗蜜多了。
修此法门必需有化他的愿力,有愿力才有支柱,才能成就最圆满的佛果。因此,行者无妨效法地藏菩萨的愿力起誓,愿将一切罪苦众生安置于菩提道场,解脱诸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至于日常生活需注意的事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参考《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但是有一点必需注意的,那是切不可误解经文,将地藏菩萨当作是赐福的神,更不要将菩萨当成自己的偶像,而是应该按上述的方法修行,开显自性等同地藏菩萨的佛智,于自己法身建立无量功德,自度化他。能够安住这样的理解去修此法门,经文所说的果报自然一一成就和应验。
或许有人会觉得上述的修行法太过复杂,今生目标只是往生佛国净土而已。那麽,请体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几句话的深意,尽力修持四无量心。做任何事都必需平等无私,不求回报。本着慈悲心,推己及人,不伤害众生,不取人便宜,不贪不瞋不痴,有能力就随缘乐助,广行布施供养;无能力就摄心唸诵一佛或一菩萨梵音名号。久久持行,人心亦会逐渐回复清净和生起定力。净土者,佛的清净智慧愿心所安住的三昧法界而已,遍布虚空。心清净则随所住处恒安乐,故此以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行一步,弹指即到。
地藏法门入门,暂时就写到这里,此法门内一切文字,皆由真心,不存虚假,依此修行,必将成就无量功德和无量福德,解脱诸苦,究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有缘得此法门者珍而重之,不要错失机遇,虚耗光阴,精进修行,自证而后化他,普度无边,他日共赴龙华盛会,svāhā。
>>继续阅读《地藏法门》第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