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是造下众因而招致的果,法乃众缘和合而生的果。换言之,诸法都是造下众因而招致的果。简单而言,因果就是施与受的关系而已。由于诸法皆无自心,不会自生自灭,因此,一切法的示现,皆是唯人心而说有无,故此可下定论:『万法唯心』!施是由心去施,受是由心去受。换言之,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亦即是说:『自作还自受!』,说来说去,全部都是自己心内的意念活动而已!
人道文明的兴衰,各国政权的更替,人生事业的成败,无非是因果回圈的体现。这些现象,都只是呈现于各人内心的图像和资讯,即是法相而已。物质的拥有是相,名利的拥有是相,一切的亲友是相,就算这个有生老病死的色身也是相。人出生时,心如白纸,不带来什么物质;人死亡时,只带走满腔观念和记忆,却不能带走任何物质。换言之,人的一生,实际能真实得到的只是观念和记忆,即是法相而已。
既然人生所得只是究竟如幻的法相,那么人生的意义就一定在于一生所经历的相了。一生所经历的相有顺境,有逆境,都是因果的呈现。那么,呈现因果的过程和内容似乎就是人生意义的重点了。有人说人生就是为了学习,增益智慧上的不足、有人说是赎罪或取债、有人说是了因果、有人说是玩耍,然而,不管是为了什么?大众都会有一些相同的经历,那就是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人心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接收到这些资讯的过程中,经过分析后,身心都会产生觉受,简称为受,大致分为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
世人大都喜乐厌苦,然而,由于一切受都是众缘和合而生,都是无常的,因此,纵然已经尽心尽力,但往往也无法尽如人意。故此,若然心有取向,执著某些觉受,一旦事与愿违,就会出现种种烦恼,这烦恼称为求不得苦。由于求不得,如果沉迷不舍,就会产生妄念,甚至造罪,在因果循环的规律下,结果只会是更苦。因为怕苦而造罪,因为不想承受罪报于是继续造罪。
通过《地藏法门》入门篇的讲解,行者可以从行入,也可以从理入。所谓行入,即不论在家出家,纵然暂时不能完全掌握般若心法的体用而充份将所理解的法理彻底地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思想言行细节之上。然而,只要能够根据入门篇内所讲解的方法如法行持,记得多少就实践多少,今生必能成就无量的功德和福德,《地藏菩萨本愿经》所提及的百返生于天上、获无量福报、得梵王、帝释、转轮圣王等的果报、来生享受人间富贵等等,乃至《无量寿经》所提及于寿终时蒙佛陀接引得生极乐世界等等殊胜之的事,就不再是无凭无据和毫无把握的妄想了。如果精进修持,日久功纯,真智慧渐开,自然就能够成就无上的觉醒,解脱轮回。
上根法器,宿植善根,无量劫以来曾供养无量诸佛,故此得闻此般若波罗密多教法,其心不惊、不怖、不畏,不谤、不疑,更能触类旁通,参透法理的当下即能运用自如,无过去心、无现在心、无未来心、心无去处、不落两边、安忍中道,体用兼备,念念不愚,故此日后必能成就第一等稀有功德,得证无上的菩提果。
凡夫根性有利钝,缘业有厚薄,利根顿悟,钝根渐契,然而各人得证的时候却是无异无别的,故此不应暗自与人比较证量而感到自卑或自傲,只需按各自条件如法行持便是。为令大众均能更易于彻悟和掌握法理,做到体用圆融,明心见性,现在开始由浅入深讲解法理。在深入讲解之前,读者必须对一些佛学名词的定义有一些了解,现在分述如下:
>>继续阅读: 什么是心、自性、法、相、我?
>> 了解完名词释义后,延伸阅读:大悲法门 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