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自性、法、相、我?

摘要: 五祖弘忍大师说:「佛佛唯传本体。」这个本体就是『自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诸佛递代传承的内容无非就是如何去明白自性而已。谁去明白『自性』呢……

   五祖弘忍大师说:「佛佛唯传本体。」这个本体就是『自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过去诸佛递代传承的内容无非就是如何去明白自性而已。谁去明白『自性』呢?当然是自己的心了。然而,如果心是什么都没有弄明白,就企图去研究『自性』,似乎于次第和逻辑上不大合理。因此,要明白『自性』前,必须先明白自己的心是什么,亦因此,这个见性的过程被称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这个所谓『自性』,就是每一个有情存在的本体,历来所有贤圣都说无法用语言描述得清楚透彻,只能用心去体会才能有真实了解。『自性』这个名词,是由『自性』内的一点能自主、能感知、能识别、能思考、能创作、能记忆、能动、能静、能迷、能觉的灵明所建立,而这点灵明就称为『心』。

『心』,说其有,但却无形无相;说其无,却又能自主思维,能知能识。因此,强名为真空妙有。『心』这个名词,是由这点灵明能自主思考的功能所赋予和建立。

『心』无大小上下边界,其量广大,犹如虚空,一切的宇宙、山河、大地、三界、各国、人类、畜生、昆虫、一切活物、死物、善恶诸法,尽在其中。『心』与『心』以外的一切有形和无形、有质和无质、已知和未知的存在的和合体,强名为『自性』。由于『自性』内涵如此,故此只能以『心』去逐渐体会,不能用言语于一时间表达得确实和详尽彻底,况且确实有许多内涵是无法宣之于语言。

六祖惠能禅师说:『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这个道就是指『自性』。

心量既然是这样的广大,那么,自己与其他人的自性就有可能是重叠,甚至是共有,因此前贤曾有『凡圣含灵共一家』的说法。到底宇宙一切含灵是否真的是同一个自性,这个问题就留待行者通过如法的修证,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和证实。若然的话,宇宙一切有情众生本来就是一家人,无分彼此,于是世上许多矛盾和斗争就可以消解或避免了。

被『心』所感知的一切现象统称为『相』,例如:色、声、香、味、触。『心』运用观察、记忆和分析,使『相』出现的方式就称为『法』。色、声、香、味、触皆是由『心』行使『法』而示现的『相』,统属于现象。『法』无形无相,归类为识,即是记忆。『法』无自性,不能自主生灭(即出现和消失),唯心才能行使诸法,使法相出现或消失,唯心才能说诸法或有或无。

能感知者是『心』,所感知者是『相』,『心』动取相为相冠名,于是二元对立由此产生。过去现在未来,『心』不断取相冠名,不同的相有不同的名,但所冠的名再多,能冠名者却只得一个,那个就是『心』,能冠名者就称为『我』。

    凡夫对『我』这个观念,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我』就是指自己的『心』;有人认为『我』就是这个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加上思维心、所形成的这个躯体组合;又有人认为补特伽罗(梵文是pudgala,即执取五蕴而形成的观念的我与四大假合身躯合一的和合体。)就是『我』。要弄清楚真相,只有通过内证和参悟,才能得出确实的结果。

    『心』是自性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自性的全部,所以说『心』就是『我』应该是误解;按照『自性』的定义,四大假合的身躯只是自性内的一个法相而已,并不代表全部,纵然加上『心』,依然并未周遍,故此还是误解;『补特伽罗』是执取五蕴而形成的观念的我与四大假合身躯合一的和合体,五蕴是独立个体的无形记忆,是识是法,身躯是有形的法相,既然是法是相,即是无我(参阅前文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的解释。),自身心外的一切尚未包括在内,故此尚未周遍,还是误解。

『心』终日在不同的相上转,渐渐忘记了『我』的自性是什么,诸法的实相是什么,终至完全失忆,沉迷于相,于六道轮回之中,造下各种行业(karma)而自罹诸苦,无法解脱。因此,修行人如果不好好重新认识这个『我』(即是自性),然后诚心朝这个方向参修,要想解脱诸苦,究竟涅盘,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那无异是痴人说梦。因此,一切的正法修行皆不应离开自心自性,明心见性这个方向用功;离心性而修者,无法解脱轮回诸苦,故此被称为外道。

>>继续阅读:什么是五蕴?

>>回到 名词释义 目录篇